当织机房的墙壁透明化时,刘镇东看见无数双眼睛正透过维度屏障凝视着他们。每双眼睛都映照着整个新生宇宙,瞳孔中流转的竟是太初道尊年轻时的面容。
"我们...一直在被观看?"璇玑仙子的星纱突然变成单面透光的纱幕,她能看见观者,观者却看不见她的惊恐。
更令人道心震颤的是,这些观茧者的注视本身就在改变宇宙规则。一颗星辰因被多看了一眼,突然进化出智慧文明;一条银河因被短暂忽略,瞬间坍缩成虚无。
观者现形
当注视达到某个临界点时,观茧者们终于显形:
时序观测者手持沙漏,每个落下的沙粒都在加速或减缓某个文明的时间流速;
因果记录者捧着典籍,每记下一笔都让某个生命的命运轨迹发生偏转;
可能性评估者更是在虚空打出分数,得分低的宇宙区域开始自行湮灭。
最可怕的是,刘镇东在观茧者中看见了年轻时的太初道尊——他正带着创世初期的好奇与迷茫,观看着自己尚未创造的宇宙雏形。
"师父...您也曾是观茧者?"刘镇东的道心在时空悖论中几乎碎裂。
观测劫难
观测行为很快引发灾难:
凌云子创出的"抗争剑道",因被评估为"破坏稳定性"而遭降分,剑招开始自我怀疑;
妙音仙子编织的"希望琴音",因被评判为"过于理想化"而分数大跌,音符变得苍白无力;
梅修夫妇的"转机情缘",更因"不符合情感模型"而被标注为异常数据,情丝开始断裂。
"我们在被观测量子化..."守拙老人吐血发现,他的推演之术在观测下变成概率云,再也无法确定任何未来。
反观之悟
危急时刻,刘镇东做出一件逆天之举。他不仅不躲避观测,反而将混沌道心化作一面镜子,反射所有观测目光:
"既然要看,何不看清谁在观看?"
镜光逆流而上,照出震撼真相:这些观茧者竟是历代创世者留下的"观测执念"。太初道尊也在其中,但他与其他观者不同——他的眼中带着愧疚与怜悯。
"徒儿,观茧者终成茧中蝶。"道尊的意念透过镜光传来,"我们观测他人时,何尝不是在被更高存在观测?"
观测循环
受此启发,众人开始构建"观测悖论":
凌云子创出"观察者之剑",剑招因被观测而不断迭代进化;
妙音仙子谱就"测不准琴律",琴音因被记录而永葆不确定性;
梅修夫妇更悟得"量子情缘",让情感在被观测时呈现叠加状态。
当观测与被观测的界限模糊时,观茧者们突然陷入混乱。他们发现自己也成了被观测对象——在更高维度上,有更多眼睛正在记录着他们的观测行为。
观战爆发
混乱中,观茧者分化为三大阵营:
干预派要直接修改宇宙参数,让新生宇宙符合他们的理想模型;
放任派坚持绝对不干预,哪怕宇宙走向毁灭也要保持观测的纯粹性;
共舞派则想与宇宙生命互动,在观测中相互影响。
三派在虚空展开激战,观测工具都成了武器:
- 时序沙漏被砸向对方,造成时间乱流
- 评估分数变成攻击符咒,低分区域开始崩坏
- 连记录典籍都化作封印法典,试图禁锢对手
观自在境
当观测者内战时,刘镇东引领众人踏入全新境界:
他以扫帚为笔,在虚空写下"观即改变"的法则;
凌云子以剑为尺,划出"测不准原理"的剑界;
妙音仙子更奏响"观测者请转身"的琴曲,让所有观茧者意识到自身也被观测。
最奇妙的是,当观茧者们集体转身时,他们看见了令人道心震荡的景象——整个观测体系,都只是一个孩童水晶球中的玩具宇宙。
新观测伦理
当真相大白时,太初道尊的虚影在众观者前合十:
"善哉!今日方知,观测当存敬畏,创造需留余地。"
新的观测准则由此确立:
- 观测者需最小化干预
- 被观者有权保持未知
- 观与被观应相互尊重
观外之观
然而就在新秩序建立时,那孩童的水晶球突然被一只更大的手拿起。手的主人轻声笑道:
"这玩具倒有趣,该放在博物馆的哪个展柜呢?"
水晶球被放入陈列柜的刹那,刘镇东在玻璃反光中看见,博物馆的参观者正透过无数展柜,观看着层层嵌套的无限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