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对尼德兰外交关系,监视其在南洋动向。
培养马塔兰内部反抗势力,煽动马塔兰内乱。
在暹罗:
与暹罗协商关税,保护本国在暹罗商业利益。
为真腊站台,谴责暹罗王室无耻侵略行为。
与暹罗协商马六甲半岛吉打王国宗主权,遏制暹罗对马六甲半岛影响力。
朱常瀛统治下的瀛州绝对不是一个好邻居,完全没有与邻为善的华夏优良传统。相反,明里暗里经常性霸凌左邻右舍。
越霸凌越快乐。
朱老七就疯狂迷恋这种以强大经济军事实力为后盾,与他国‘和平相处’的外交方式。
道义,要永远挂在嘴上。
脸皮,要永远踩在脚下。
利益,要永远记在心里。
外交司内参第一页,就有朱老七的亲笔:
国家利益至上!
回顾近两年外交得失。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扶植真腊,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去暹罗信任。
不过两者本就矛盾,既要又要,完全没有可能。
外交会议上,朱常瀛对外交司予以褒奖,对驻真腊领事全体成员额外嘉奖。
领事金全德,晋升副司,改任淡马锡外交公署,全权负责马六甲海峡两岸外交事务。
真腊,饱受暹罗欺凌,各种不甘心,于三年前主动投入瀛州怀抱,意图驱虎吞狼,摆脱暹罗控制。
金全德与真腊王室反复磋商,最终达成一纸秘密协议。
通过该协议,朱老七终于拿到梦寐以求的湄公河下游地区。
自此,东起华英城,至同奈河下游,至湄公河下游,至西部沿海,包含占婆在内,总计13万平方千米土地并入瀛州版图。
瀛州的付出同样可观。
第一,为真腊王室修建新城乌栋防卫设施,并配备火炮,培养炮手。
第二,为真腊训练一支三千人的火器部队,并提供相应军需。
第三,赠予真腊内河炮舰五艘,并负责为其训练水兵。
真腊,当真是被暹罗欺负狠了,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天亮睁眼,暹罗军又至矣。
不然,真腊也不至于以大片领土换取武器装备,并且选择迁都。
真腊想要的,瀛州都给了。
几万平方公里土地,别说给他武装一个团,武装一个师也是血赚。
一年前,真腊老王薨,王子波涅?嫩继位。
登基不过半月,波涅?嫩便秘令新军返京,并请求瀛州西贡驻军协助。
彼时真腊新军数量不过六百人,但机会难得,刘景与金全德一番商议,决定亲率步二团与真腊新军一同北上勤王。
暹罗驻军得知消息,一怒之下攻打真腊旧都,攻而不克。
暹罗军恐腹背受敌,在大肆劫掠金边之后,退出真腊。
暹罗走,因旧都地势不利于防守又残破不堪,波涅?嫩决定迁都乌栋。
瀛州与真腊间的土地换援助协议正是在这个时候签订的。
现实情况摆在那呢,暹罗不会善罢甘休,波涅?嫩需要更多火器壮大军力。
同时,也需要瀛州军暂时驻扎真腊,使暹罗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动作。
三个月前,协议规定条款交接完毕,瀛州军退回西贡。
仔细看过协议,朱老七意味深长。
“陶春,两国协议中,没有列名保护义务条款,是真腊不愿付出更多么?”
“回禀殿下,从金全德来信推断,真腊应该是有意讨伐暹罗,恢复之前失去的领地,是以不愿同我方签订保护协议。”
签订保护协议,也就代表做瀛州的小弟,受欺负了瀛州要管,但约束条件也极多。比如军队数量,军费分摊,战争发动权等等。
总而言之,成为大明受保护国之后,重大军事行动要取得瀛州允许。
显然,真腊新王不希望受制于人,甚至产生了某些不该有的想法。
很可惜,想必新任真腊王不知道安南内讧的背后推手是谁,他的野心注定难以实现。
对于瀛州的无耻行径,暹罗王恼羞成怒,强烈抗议,要求瀛州从真腊撤军,威胁要驱逐大明商民,断绝同大明往来。
对于暹罗王的威胁,瀛州决定使用舰炮说话。
驻勇威岛分舰队封锁湄南河口,炮击闯关船只。
只要求一件事,开国门,老子要自由贸易。
暹罗王厄迦陀沙律集结海军,试图驱逐勇威岛分舰队。
几次接触战,僵持半月,令暹罗王认清现实,派出使者谈判。
说来,暹罗是少数几个朱老七有意愿和平相处的王国之一。
奈何利益之下,总也免不了冲突。
马六甲半岛不能让,湄公河下游势在必得,而暹罗也不愿放弃两地宗主权。
谈判的结果,暹罗王大嘴一咧将放出去的屁都收了回去,两方罢兵,避免一场恶战。
但吉打同真腊的宗主权却一直悬而未决。
“老沈,我国与暹罗的贸易顺差多少?与真腊呢?”
沈兴翻看资料。
“我方与暹罗顺差,前年156万元,去年123万元。与真腊顺差,前年没有记录,去年27万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