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之后,夏侯信明显的感觉到了身体上的问题,不但自己畏冷,还受不得冷风吹,一旦入喉,就会咳嗽。
“陛下,老臣也以为此言甚好。”
曹洪也立刻出声支持。
曹叡又将目光看向了钟繇,作为文臣之首,如果他也同意,那么这个方案就算通过了,剩下的就只是执行。
“老臣以为,此策或可一试,只是若是有人闹将起来,又该如何控制?”
钟繇却没有明确表态。
“他们既然是前来参加科考,那么心中必然是有所求,应当不会轻易失去这等资格。我大魏开武举,乃是为了选拔军中将校,若是连这点事情都坚持不了,恐怕就算入了军中,也不太会遵守军纪,此等人也就当不得大用了,不知卫将军以为然否?”
夏侯信又出言,和曹真打起了配合。
“正是,陛下,若是连此等区区小事都忍不了,他日若是入了军中,当了将校,也只会败坏军纪,坑害同袍。”
曹真会意,立刻就补上。
曹叡又看向了钟繇。
“老臣无异议。”
钟繇最后还是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好,便照此行事。”
曹叡最后对这件事情一锤定音。
“对了,眼下修渠之事已经开始,各地同时开动,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拖延了其他的工程。”
曹叡又开始问了起来,他自己早就对着那图在自己的沙盘上推演过了,这条水渠修成之后,必然会大大的加强对淮泗地区的控制力度。
“陛下,工部和户部已经推算过,虽然工程浩大,可是三年之内,必然能够修成。”
“好。”
————————
议事结束之后,众人都纷纷走出内阁议事厅。
冷风吹来,夏侯信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缩了缩脖子,咳嗽的声音也更加的重了,在门口走了几步之后,就一只手撑在了柱子上。
“车骑将军且慢点。”
边上一名内侍看到夏侯信的样子,便想要上去搀扶一下。
“不必如此,稍微歇歇就好。”
夏侯信摆了摆手,想着朝前面继续走去,那内侍见夏侯信如此,只能错了半个身子,跟在夏侯信的身旁。
曹真看着走在自己前面的人,当年也曾一起策马河北,偷袭扰乱袁绍的后方,后来更是鏖战赤壁、奔袭汉中,却不想如今已经是这副模样。再看看自己还体壮如牛,能够搏虎,又觉得自己如今这般也不算太亏。
夏侯信走下了慢慢的走下了台阶,却不防手被人给握住了。
“走吧,我扶你一段。”
“那就多谢子丹了。”
两个人就这么搀扶着,准备朝着宫外走去。
曹真扶上了夏侯信的身躯之后,就明显感到了不对劲,多年的习武让他的感觉异常的敏锐,握住夏侯信的手腕那一刻,发现夏侯信的手臂上的肉小了不止一圈。
不管是对手也好,队友也罢,曹真对如今夏侯信的状况暗暗吃惊。
“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曹真忍不住低声的问出了口。
“几年前的荆州一战,受了重伤,能够捡回一条命活到现在已经是万幸了,还能奢求什么?”
夏侯信轻声说着,那语气平淡,似乎说的事情和自己毫无关系。
“可你这变化也实在,”
“人各有命,上天注定吧。”
曹真有些不忍继续说下去,只能转换话题。
“当年的事情,还是要谢谢你。”
曹真想起了前两年,当初自己因为救曹丕而干的事情,惹得曹叡直接将自己下狱,结果夏侯信不顾伤势,跑到曹叡那边为自己求情说项,想着可能就是那时候留下的病根了。
“谢我做什么,陛下虽然果决,可是也曾答应过,不会沾染宗族的血的。”
夏侯信并不说曹叡仁厚,仁厚也是要看对谁的。不过那些文官倒是希望能够用仁厚、仁德这些词汇来限制住帝王,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自身就有了保障。
武将因为本身读书少,再加上性子都比较直接,他们的恶是摆在明面上的,贪墨军饷、喝兵血,而文官,呵呵。
“不说了,不说了,前些时日我猎了头猛虎,这虎骨大部分都献给了陛下,可这手中自己还留着一部分,还有那虎鞭,也还有那么一小部分。原本是留着我自己的用的,稍晚些时候,就给你送过来。”
“如此,就多谢子丹了,陛下前些时日就给了一些,但是这东西啊,也不过是延缓一阵子而已。”
寒风阵阵,夏侯信每走几步,就要咳嗽一阵。曹真听了夏侯信的话语,心中的争斗和恨意减了不少。
————————
“唉,不想这北方的天气居然如此之冷,我有点想念成都了。”
太学内,几个人聚在一个屋子内,中间烧着火盆。
“成都,成都,成都有什么好的,你我能够在成都出仕为官么?我已经想好了,若是侥幸得中,我就不回成都了。”
“伯瑜何以如此?这洛阳虽好,也非我等家乡,而成都虽然不足,毕竟是我等我故乡,我已经决定了,即便是中了也要回成都去。我要证明,非我谯允南无才,实乃是诸葛孔明无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