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想不到,这事情居然是夏侯信提出来的。
“怎么会是他?他会有那么好心么?”
“子文,别再闹了,当初的事情,朝中很多的文武大臣都知道,更有子廉叔、元让伯父,还有虎侯守在身边,这三人对先武皇帝忠心耿耿,连他们都说,这是奉命扶陛下承继王位,你还有什么好争的?”
“难道说,你真的要逼得陛下朝着宗室开刀么?”
“他不是已经在对着我们开刀了?他将子桓贬为庶人,又卸了我的兵权,还将我圈禁起来,好歹我也是他叔叔,有他这么对人的么?”
曹彰还是有怨念。
“子丹,你说说,当年父亲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就偏偏要从孙子辈里面选人?大哥死了,难道我们几个人就不是儿子了么?难道我们就没有承继大统的权力么?为什么子桓到了最后会发动宫变,那都是父王一步步逼的。”
“先前大哥还在,我们这几个兄弟都不敢觊觎那个位子,可是大哥走了,他走了。父亲是如何做的?先是亲近子桓,又拉出子建来平衡,搞得我们兄弟都不和睦。”
“子文住口,你我怎能胡乱揣测先武皇帝的用意?!”
见曹彰将火引到了曹操的身上,曹真立刻阻止。当初草创之时,自己父亲帮助曹操募兵筹粮,结果却被贼人所害,是曹操将自己养在身边,让自己学问习武,还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官职爵位,自己理当服从和追随他的安排。
“怎么就不能了?他就是偏心,偏心。”
“若是如此,我只能回禀陛下,此战先锋,你不适合。”
“不去就不去,要我向他低头,不可能。”
说完这话,曹彰就起身,朝着内院走去。曹真看着消失的背影,只能是摇摇头。
————————
“回陛下,任城王他身体不适,这次出兵,恐怕是做不得先锋大将了。”
曹真想着,按照曹彰这副样子,肯定是不适合做先锋了,只能对曹叡说明。
“哦?朕知道了,子丹叔辛苦了。”
曹叡听完之后,没有太多的表示,和煦的笑容中招呼着曹真坐下,也不再谈及曹彰有关的事情。
“子丹叔,对于此战,你可有别的要求?”
曹叡并不询问曹真的方略,只说需要什么支持。
“按照陛下先前所说,臣已经别无他求。”
曹真也聪明的不再提曹彰,对曹叡之前给出的条件也没有再多的要求,这是自己回洛阳之后的第一次带兵出征,所以,对于权力的追求还有所克制。
“既然如此,子丹叔也不着急,若是路上想起了什么,也可以来信,朕无有不允。”
“臣谢陛下信任。”
“子丹叔,好好的打赢这一仗,如今宗室将领,老的老,病的病,朕能倚重的人不多了,还望子丹叔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朕等着子丹叔大胜归来,这骠骑将军的位置,朕给子丹叔留着。”
“臣惶恐。”
曹真没有如同之前那样,说着尽心竭力,或者不负陛下期望,反而是惶恐。他不是曹彰,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不过是制衡曹洪和夏侯信的棋子,又或者说是宗室中用来制衡士族的棋子,他固然可以抛开宗室的身份,可上面是曹叡,而身后则是许多依靠着自己的宗室子弟,他没办法掉头的。
“没什么惶恐不惶恐的,好好打就是了,只要将秭归控制在手中,就是大功。”
曹叡没有见过永安城,可传来的消息,永安城已经被一把大火烧了干净,自己眼下就算是夺回来,恐怕还要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建设,太不划算了。
————————
“不想今日却是仲达前来运送物资。”
诸葛亮命蒋琬和司马懿两人全权负责成都的诸多事务,两人偶尔也要押送物资到前线,因为永安城被烧了,诸葛亮的补给就少了一个中转站。
“公琰在蜀中有政务拖累,下官正好没有事情,就跑了这一趟。”
“仲达,亮有一事托付于你,如今永安城被毁,亮计算过,若是想要恢复旧观,非三五年不能建工,可若只是作为中转站,具有防御能力,则只需调动三千民夫,三五月便可,亮如今还要在秭归和宜都牵制,这永安修城之事,亮想托付于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眼下占据了秭归和宜都,最重要的是秭归再次拿在了自己的手中,形势易转,自己已经可以随时威胁荆州,而无论是曹魏,还是江东,想要进攻西川,就必须经过秭归。
“谨遵丞相吩咐。”
司马懿依旧是那副样子。
诸葛亮看着司马懿,心中叹息了一声。司马懿所有的事情都做得极为出色,各方面也极为低调,对于自己下达的任务更是尽力完成,可诸葛亮就是看不穿司马懿的内心。
“那此番便辛苦仲达了,若是成都还有事情要处置,可以由公琰暂代,我再写一道手书,让公琰暂代成都令。”
暂时卸掉司马懿的成都令,让他在永安修城,司马懿就被自己大军夹在了中间,即便是想要蹦跶,也没有空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