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红楼:家父王子腾 > 第124章 闲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光是从东印度公司手中赚到的银子,就有足足一千三百二十七万两。

这其中当然包含了东印度公司缴纳的三百万两保证金,其余一千多万两里边,又有足足五百万是薛宝钗狮子大开口向卡尔要的生产线扩充费用。

其余区区三百多万,才是真正的东印度公司拿来向福缘阁购买镜子以及蔷薇露等一些物件的价钱。

听完这个数字,王烈都有些难以置信。本来他的意思是让薛宝钗向东印度公司要上一百来万的建造费用也就算了。结果谁能想到薛宝钗直接坐地起价把价钱提到了五百万上?

至于生产线的具体花费......土地是京城外的皇庄,皇帝出的,没花一毛钱。制造镜子的人手,看管整个工厂的保安,全都是东厂的人,还是皇帝出的人,没花一毛钱。

用来制作玻璃的原料什么的,也全都是皇帝提供,同样是没花钱。

没办法,一千三百多万,整整八百万落入了皇帝的口袋。要知道即便大梁没有像大明那样的一堆皇亲国戚需要白养活,但一年的税收算上粮食也不过维持在三千万左右的数字。

现在皇帝小金库里直接捞上了相当于小半年的税收,出点土地和人力物力算得了什么?

算来算去,真正的成本实际上也就只有建造厂房的钱、进行银镜反应时需要用到的一应化学物罢了。这些加起来,才能有多少?

单说那些化学物,都不用一百万,五十万两银子弄来的都足够足额供给东印度公司好几年甚至十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