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现在贵族们财路被断也没有人再找他继续玩走私了,凭空清闲不少。
“余知府,黄指挥使,今日本官前来,是为了草原上的蛮子一事。”眼见着人已经到齐,王烈说道
“想来两位也都已经知晓了朵干都司的战事。看似到了如今,朵干都司叛乱的整件事已经彻底落下帷幕,但两位可不要忘了,叛乱之前,草原上的这些蛮子的动作。”
“王知府的意思是......陛下下一步想要对草原蛮子动手?”
“这是很有可能的。草原蛮子挑衅在先,陛下岂会就这么轻易饶过他们?若是如此,我大梁天朝脸面何在?所以本官推测,即便有今年刚动兵戈的前提,最晚明年年末或者后年年初,陛下就要正式对草原动手。”
一听王烈推测的时间还有最少一年,余桂植更是被他搞得不明白了:“王知府,既然还有一年多,那现在就开始准备,会不会有些过早了?”
“当然不早。”摇摇头,王烈解释道:“按照本官的意思,是想要来邀请余知府和黄指挥使,派出斥候对草原上蛮子的部落进行探查。”
“着重探查蛮部落的习性。两位应当知晓,蛮子总是居无定所,每年都是根据季节追逐水源、草地而居。每一个部落,其实每年的行进线路都大差不差。”
“要是我等能够利用陛下正式决定北伐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摸清楚我们力所能及范围内,那些蛮子部落的具体位置以及行进路线,到时候直接上报陛下,岂不是一笔功劳?”
“即便最后本官猜错了,陛下并无北伐的意思,那也不要紧。这两年不北伐,总不能一直都不北伐吧?这些情报,只要打探出来,都是可以留存多年的。”
“是这么回事啊!”余桂植在心中一盘算。当即就被王烈说动。
正如王烈所说,派出去斥候打探这些部落的行踪,即便被发现了,也不过是损几名,顶了天十几名斥候,但要是真的能够将这些部落的位置,每年行进线路等情报记录下来,那就是稳稳的一份功劳到手。
有了这份功劳,往后余桂植再调任的时候屁股说不定还能够往上坐坐。
这笔买卖,怎么算,亏的概率都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