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腊月三十宫中开始更加忙碌起来,“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檐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柏枝柴,名曰?岁”。
朱贵也开始按照惯例命令外戚前往昌平的各处皇陵祭祀。
同时,朱贵也在太庙、世庙举行盛大的“祫祭”仪式。
一通操作下来成功的把对来大明第一个新年的好奇心给磨灭了,太麻烦了。
不过一想到接下的大朝会朱贵不由得打起了精神,因为外国的使者也会在这一天对朱贵进行贺礼。
第二天看着络绎不绝的外国使者,朱贵不由的想到我大明还是很有威严的嘛。
结果看到他们送的礼物,又看到大明要回的礼,这心情一下就从天堂到了地狱,朱贵也知道为啥外国使者那么多了。
“干现在就先便宜你们,等我干死后金后,看我不一笔笔拿回来。”
朱贵恶狠狠的想着。
等大朝会结束后,朱贵又给众大臣赐宴。
另一边,陕西也在举行自从造了了旱灾后就在也没有举行过的新年活动了
不过这次活动是由孙传庭和徐光启代表朝廷出的物资,不然现在的百姓哪里有钱过年哦。
同时大明各地也因为新的一年难得安静了下来。
在欢声笑语中新年缓缓结束。
朝堂上,新年结束后的第一个早朝。
朱贵示意陆文诏把查到邹元标的证据拿了出来,因为朱贵不打算搞牵连,所以证据都止步于邹元标。
“大家都说说看吧。”
朱贵话音刚落,高捷就跳了出来 。
“还说什么都证据确凿了,抓人就可以了。”
“嗯,居然都没人说那这个案子就这样吧。”
于是东林大佬邹元标彻底下线,同时因为邹元标是为东林党办事,结果现在家破人亡,而同为东林大佬的韩爌几人却冷眼旁观,不可避免的东林党出现了裂缝。
“韩尚书,科举的事情怎么样了。”
这时朱贵问道。
“回陛下,过几天就可以举行殿试了。”
韩爌收了收郁闷的心情,站出来回答道。
“很好。”
几天后大殿里朱贵作为考官坐在龙椅上观察着众考生。
这次殿试分了两 个场地一个是传统科举,一个是朱贵专门给皇家科学院选科学家的场地。
传统科举杀入殿试的只有三十六人,而新开的科举人就多了达到了一百多人,反正朱贵的要求也不高,精通数学和物理就好。
很快见各考生都准备好了,朱贵让人把试卷发了下去。
传统科举考生看到制策的内容的时候直接傻眼了。
“问土地兼并怎么解决。”
“问朝廷连年财政赤字,怎么办?”
“问开海的坏处,和好处。”
看 着这些问题,有的考生直接选着了冠冕堂皇的回答。
比如子啊面对土地兼并这个问题的时候直接说,这是自然现象,有钱人拿了土地还是会雇佣失地百姓种地。
面对财政赤字问题就说大明百姓千千万只要稍微加点税就可以了。
至于开海的问题就更是胡编乱造了。
不过他们其中有个考生的回答吸引了朱贵的注意力。
“土地兼并问题第一要清查土地,第二对土地多的地主加收税务...............”
“朝廷连年财政赤字一个问题是与后金的战争原因,一个是因为朝廷税收减少.........”
“开海............”
看了他的答卷后,朱贵基本确定他就是状元了,看了看名字 吴甘来。
另一边新开科举的考生面对的制策就要简单多了,直接就是数学考题和物理考题就完事了。
很快科举就结束了,朱贵亲自接见中榜的人,同时对于状元朱贵也想好了怎么安排。
科举结束后朱贵开始把自己的重心转移到了后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