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福王被处斩的消息传到各地的,那些皇亲国戚们都不自觉的摸了摸脖子,特别是那些在自己番地做威做福的王爷也开始变的低调起来。
一六二九年十一月三号,京城的天气已经变的很冷
,但这依然挡不住朱贵火热的心,现在后金已经解决,十多万的精锐大军已经腾出手来,朱贵也准备开始他一直以来都想要的改革了。
看了看书桌上自己写的计划书,朱贵对王承恩说道:“去把阁老们都请来。”
“是。”
王承恩恭敬的答应了一声。
片刻后李标,钱龙锡和杨景辰三位内阁成员匆匆赶了过来。
“陛下。”
三人拱手行礼道。
“给内阁老们赐坐。”
朱贵跟王承恩说道。
“谢陛下。”
等三位阁老坐好后朱贵问道:“番薯的推广情况怎么样了?”
李标拱手回答道:“回陛下,今年下半年我们成功的在大明全境推广了番薯,现在年中种下的番薯已经在采收了,估计在等半个月,番薯的采收情况就会传来。”
“嗯,很好,不过光让百姓吃番薯也不行,朕听说土豆和玉米也和番薯一样产量大,对土地的要求低,以后我们也要积极推广这两种作物才行。”
朱贵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把土豆和玉米的事讲了讲。
“放心吧,陛下这事我亲自去督促。”
钱龙锡立马站起来保证道。
“嗯,好。”
朱贵对钱龙锡的态度很满意。
说完 土豆和和玉米的事后朱贵开始说起这次让他们来的事了。
“这次叫你们来主要是对以后大明的发展问题进行讨论,朕写了一个五年计划书,你们看看。”
朱贵一边说一边让王承恩把他写的计划书拿给三位阁老看。
三人拿过计划书认真的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着:大明版五年计划。
第一五年内让农民都有地可耕有田可种,摆脱饥饿。
第二大力扶持商业,大明朝廷要有计划的通过银行给一些有开发价值的工坊贷款,让他们做大做强。
第三取消户籍制度,改用身份证制度。
第四改革军制取消卫所制,建立民兵制度。
第五权力下乡,每一个自然村都要安排村村长,书记等官职。
第六在全国各地建立大量的蒙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校,朝廷要全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看完这六条五年计划后三位阁老都感受到了 朱贵的野心,但这其中的困难太多,于是李标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陛下要完成这些计划其中的阻力很大,也很困难,甚至会给陛下的声望带来打击。”
听了李标的话朱贵笑着说道:“阻力大,事情困难,我知道但我相信人定胜天,只要我们去干就没有事是我们办不到的,其次我相信只要我把这些计划都完成了,我的声望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从朱贵的话中三人都感受道了朱贵的决心,于是三人讨论了一下后,李标站起来说道:“既然陛下决心已定,我们定当鼎力支持,只是其中还有什么疑惑还请陛下解惑。”
“你尽管问。”
“好,请问陛下要让大明农民都有地可耕,有田可种,不知道陛下是不是准备好了对大明的皇亲国戚,乡绅富豪动手了,难道不怕出乱子吗?”
“不知道各位了不了解现在的陕西的情况?”
听了朱贵的话,三人立马反应了过来朱贵要表达的意思了。
看着三人若有所思的表情朱贵继续说道:“所以为了大明的百姓,哪怕让各省动荡我也在所不惜。”
“既然陛下有如此决心,我...........”“
“陛下,臣还有个问题想要问陛下。”
还没等李标把话说完,杨景辰就突然开口问道。
“哦,不知道杨阁老有什么想问的?”
朱贵好奇的看着他说道。
“陛下,你说让让大明百姓都有地可耕,有田可种,可你想过没有,我们大明现在的百姓有两万万人,每一年的新生人口都不可估量,这样下去,地怎么够分。”
“哈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王承恩把我画的地图拿来。”
“是。”
很快王承恩就把朱贵的全球地图拿了出来。
“各位下面你们将看到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全面的一张地图。”
听了朱贵的话,三人虽然搞不懂朱贵为啥要让他们看地图,也不免好奇的凑了上去。
“这,我大明原来在世界上这么小吗。”
李标看着地图上标着大明两个字的地方感叹道。
“是啊,这个世界很大,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在大明的地方,搞来搞去呢?”
这时朱贵接话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让我们把百姓移民到大明之外吗?”
钱龙锡看着朱贵问道。
“没错。”
杨景辰:“可那些地方没有原住民吗?我们把他们的地盘占了,肯定会发生战争的啊,而且环境的适应问题也很困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