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唐便宜国舅生存记 > 第一百四十二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肆收割狂欢进行之时,长孙安业已经拿着被李世民特意安排好的地契前往实地考察了。

老屋山,是长安城五十里外的一个偏僻山村,村子里经过战乱、天灾人祸,只剩下了几间空荡荡的破烂屋子,村子三面临山,交通很是艰难,更别说周围的土地贫瘠,并不能种植什么作物,也是因此,这处长孙安业觉得是风水宝地的地方,在那些贵族眼里就是一块垃圾。

实地考察过后,长孙安业心里很是满意,甚至已经在心里打算,回去之后就让陛下将自己的封地划分在这里,不仅偏僻,可以闷声发大财,而且山里的资源也很丰富,土地虽不能种植普通的作物,却是难得的酸性土壤,长孙安业完全可以试种一些寒瓜、茶树,这些作物虽不是农作物,但在现在的大唐都是奢侈品,属于有价无市。

至于几座山上,长孙安业已经准备好种植果树与各种花卉,而唯一平坦的缓坡地区,长孙安业也准备将工厂安置在这里,至于工人,虽然这里没有百姓,但这里可是长安城,就算是五十里外的郊区,那也不过是一天的路程,只要长孙安业给百姓们提供工作,多的是人会来。

天时:李世民早就给自己透露要给自己封爵了,虽不知道是哪个爵位,但多多少少都是要划分出一块地区用于封赏的;地利:这里山清水秀,山地与土壤的性质长孙安业很是满意,甚至,长孙安业都打算在废弃的村子原址商修建一座山庄;人和:自己作为大脑,负责出规划图,手下还掌管着一群老匠人,自己想要什么都可以让他们私下给加工出来,完全不耽误事,而负责修建的人手,长孙安业也已经想好了,去李世民那里打秋风,找一些伤残将士与战俘。

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唯一让长孙安业较为苦恼的一点就是他现在没有足够的驮马用来运输。

耕牛不用想,本来就缺,长孙安业敢用李世民就敢磨刀霍霍,至于马车,就府里的那几辆完全不管事,他这个修建工程可是一个大工程,需要的建造材料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是砖瓦这些可以让人送货上门,可木材这些也是需要长孙安业自己砍伐运输的。

更别说工人的后勤物资了,几辆马车能拉多少东西,就算是将整个府里的马都累死也拉不过来啊。

返回长安的路上,长孙安业满面愁容,要是这运输不解决的话,就算是那块地再好他也不得不放弃,除非他能提前将水泥给搞出来。

这种可能长孙安业不是没想过,但水泥毕竟是国之重器,配方虽然知道,但具体的材料配比长孙安业却不清楚,之前在酒楼也是小打小闹,完全不成体系,要是长孙安业真的要将水泥路铺设出来的话,那就只能让工部那些人跟自己一起研究了。

放弃与否,长孙安业足足苦恼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大朝之时,他都是顶着一双熊猫眼上朝的,一路上,长孙安业精神恍惚,而他这萎靡的形象与大大的黑眼圈也成为了众多大臣眼里奇异的风景。

就连那些想要趁着此次大朝会向陛下哭诉自己因为此次盐战元气大伤的世家们,也都在心里在自己调查出来的消息上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韦家不是说这次石盐的爆发是因为长孙安业为陛下献策吗?但看他这萎靡的样子,怎么感觉比他们这些散尽家财的人还要颓废?难得这人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不对啊,长孙家不是一直经营炼铁行业吗?也没听说长孙家插手盐业生意啊。

这次的大朝会很是诡异,以往世家与秦王府旧臣通常都会因为一些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但因为这次李世民将贩盐的利益分给了世家,有的地方更是给了世家经营的权利,世家一个个跟着李世民吃的盆满钵满,满嘴流油。

都说吃人的嘴软,现实也是如此,这么大的一笔巨款入账,世家们也不介意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之上给李世民这个皇帝一些面子。

而且,盐业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在未来的很长时间之内,大家都是要跟着陛下一起瓜分盐业这块大蛋糕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就算是那些看不起李世民的人也不得不因为家族的利益选择沉默下来,讲实话,但凡还有其他的选择,他们都不想跟着李世民,不仅仅是李世民这人他们看不上,更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世民这件事做的实在是太过无情,不下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击必杀。

此次的盐战就是如此,李世民不声不响的,直接就把很多中小盐商给搞到破产自杀的地步,其他很多没在拉拢之内的世家现状也很是凄惨,今日,那些受苦的家族不就都打算在大朝会上像陛下诉苦,让陛下可以对他们网开一面吗?他们今日,最重要的不是争执政务,而是要看李世民对这些世家的态度如何。

这次世家虽被分裂,但总的来说也算是世家与皇家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从结果上看,虽皇家更胜一筹,但他们五姓七望看的更多的是李世民对于这些落泊世家的处理,到底是网开一面,还是趁胜追击,不一样的处理态度,也会让世家对李世民的态度不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