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诗文与山月遭遇意外,被热心村民合力抬上拖拉机,送往太平公社医院。拖拉机行驶过程中颠簸剧烈,一路状况不断。
抵达公社医院后,因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医生经过检查评估,建议立即转至县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于是吴诗文与山月不得不再次转院。
经县医院诊断,吴诗文左手肱骨骨折,伤情相对明确。当日下午,吴诗文的两位堂哥从老家匆忙赶来,在病房内焦急踱步,言语间满是忧虑,表达着对当前状况的关切与无奈。
与此同时,山月的父母也迅速赶到医院。山月母亲情绪悲痛,泪流不止;山月父亲则神色凝重,眉头紧锁,二人的神情中皆透露出对女儿深切的担忧与心疼。
山月被紧急送往急救室,室内气氛紧张压抑。医生身着白大褂,专注且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治工作;护士们脚步匆忙,高效传递医疗器械与药品。输血、输氧设备持续运转,各种管线连接在山月身上,整个急救过程争分夺秒,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历经二十四小时的艰难救治,山月仍处于昏迷状态,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微弱起伏,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第三天下午,医生结束急救走出急救室,向病人家属告知了令人痛心的消息。
吴诗文听闻后,身体瞬间失去平衡,险些跌倒,两位堂哥急忙上前搀扶。吴诗文原本苍白的面容因情绪激动而泛起一丝血色,试图冲向急救室,却因身体虚弱被堂哥阻拦。
他情绪激动,声音颤抖,恳请堂哥让他去见山月。最终,堂哥无奈之下,一左一右搀扶着他,缓慢向急救室移动。
到达急救室门口,吴诗文积攒全身力气挣脱堂哥的搀扶,脚步踉跄却眼神坚定地朝着山月的病床走去。
每一步都显得极为艰难,仿佛承载着巨大的痛苦与沉重的情感。走到床前,他缓缓俯身,眼中满是心疼与眷恋,轻轻抚摸山月毫无血色的脸庞,声音颤抖地诉说着陪伴与安慰的话语。
昏迷中的山月似乎感知到吴诗文的到来,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虚弱却幸福的微笑。吴诗文泪水夺眶而出,俯身亲吻山月,从额头到眼睛,再到鼻子、嘴唇,每一个亲吻都饱含着无尽的爱意与深深的悔恨。
山月离世后,吴诗文在医疗站地坝的大槐树下,为她修建了一座新坟。坟前,他亲手栽种了两株花卉,一株傲雪凌霜的梅花,象征着山月坚韧的性格;一株淡雅的月菊,恰似山月温柔的品性。
他精心挑选青砖、调配水泥,为山月立碑,碑上镌刻着 “爱妻林山月之墓”,每一个字都倾注了他对山月深深的情感与无尽的思念。
……
两瓶酒过后,吴诗文讲完了他与山月的故事。柳青青听后,眼眶泛红,深受触动。而吴诗文此刻显得异常平静,眼神中流露出历经沧桑后的干涸与空洞。
柳青青深知,多年过去,吴诗文的泪水或许早已在山月离去的那一刻流尽,此后的岁月里,他只能在无尽的思念与孤独中度过。
吴诗文苦笑一声,声音沙哑,倾诉着自己接连遭遇母亲早逝、父亲自杀、爱妻离世的不幸,感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柳青青轻声安慰,强调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和时间的挫折,同时鼓励吴诗文振作起来,指出他目前的状态不佳,应当调整自己。
谈及车祸肇事者贾仁慈,吴诗文情绪激动,言辞中充满了愤怒与恨意。他谴责贾仁慈在车祸发生后不仅毫无愧疚之心,还残忍地追逐受伤的野兔,认为贾仁慈的行为毫无人性,自己永远无法原谅他。
柳青青对此表示无奈,解释贾仁慈自幼被父母抛弃,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或许是导致他人性扭曲的原因。
1982 年冬天,太平公社党委书记牛大力被革职的消息在太平镇引发强烈反响。牛大力自 1965 年起在太平镇任职,担任公社党委书记长达十七年之久,历经 “文革” 等社会动荡时期,始终占据公社领导核心位置。
然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政策、新思潮的全面推行,牛大力作为旧派干部,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逐渐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面对新政策时常常表现出困惑与无所适从,工作推进困难重重,被时代淘汰的趋势日益明显。
牛大力被革职的直接导火索是其家中修建的五排四间砖瓦房。这座房屋在当时的金城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据传造价高达二万五千余元,与普通家庭的经济水平形成巨大反差。
牛大力每月工资仅五十七元五角,尽管在公社领导中属于较高收入,但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其妻子劳动所得工分仅够维持基本口粮,三个孩子均在上学阶段,各项开支繁多,如此巨额的建房费用引发了广泛质疑。
不久后,有人向县检察院投递检举信,直指牛大力存在贪污受贿行为,这座豪华房屋成为其违法违纪的重要证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