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中午,群哥和李靖回来了,带回一张红头地契给秀娘,写的是她的名字。

“嬷嬷这五十亩地是您的。”

这次一共买了两份,一份是王嬷嬷的,她的土地不好选,她不需要那么多,财多了容易被人惦记,要距离李家村近些,好打理,选来选去只有这五十亩地在李家村东头边上,全是好田。

“太感谢您了。”

王嬷嬷拿着地契一脸欣喜若狂,这以后她就不愁养老问题,这五十亩地的粮食足够她吃喝花用。

“回头再买个铺子,这点收益够你养老。”

“嗯。”

王嬷嬷朝秀娘会心的笑了。

人心换人心,王嬷嬷喜欢秀娘为人真诚善良大气,愿意和她就伴一起养老留在李家村。

“娘,庄子的事我给你张罗,嬷嬷你的地呢,找人干不?”

“找人干,先找咱村的人包地,没有再找外人。”

王嬷嬷笑呵呵的说了。

“那行,一事不烦二主,我给您张罗,让佃农干,干不好走人,省的抹不开面子。”

群哥现在也越发熟练,知道该怎么干庶务了。

“行,听你的,清儿英子你俩给我算账打理我这五十亩地。”

王嬷嬷干脆把俩孩子拽上,让她俩学会如何管理庶务,这以后嫁了人不能不会。

“成,婶子我给你一起算账,不让你费心。”

清儿自告奋勇帮婶子干活。

“好,看你俩能耐。”

秀娘高兴地捏捏侄女的小脸蛋。

第二日兄弟俩去忙乎庄子的事。

“爷爷,庄子我去了,好田好地,池塘养鱼,东西是县城的,明年咱家能收回一点银钱,地里也给翻过了,回头我找人再翻几遍,水渠是挖好的。”

“嗯,不错。”

“对了,咱家和它庄子上的林地是接壤的,我怕以后别人买走卡咱家中间怪别扭的,和我大哥商量后就出钱一起买了下来,现在全是咱家的,林地比荒地稍微贵一些,但比二等田便宜,我给衙门给了点铜板,明儿来丈量,能多量一些。”

“量完去拉个网子树个牌子。”

“好。这就有接近六百亩土地,差不多小一百亩的林地,曾爷爷,林地能干点啥嘞。”

群哥一时也没想好。

这个庄子算是给家里酒坊预备粮食的,给孩子们学学如何搭理庶务,地归秀娘以后给她养老用,是老爷子和老太太疼她的意思,先把她日后的路留出来。

但她一个人吃不了这许多粮食,拿出来给家里人一起用,他们也没分家。

“养走地鸡,鸭子和鹅,铺子里能用上。”

“还可以尝试着种点药材,试试看也不费几个钱,赔了也不要紧,少弄点不伤筋动骨。”

爷爷开口补充。

“行,我记下来,回头去买点参种,三五年的也能尝试一下。”

十年以下的参煮水做药也用得上,价格不高也能买得起。

还有一些三七之类的常见药,都可以尝试种植,回头拿去卖也使得。

“咱家有个好庄子,以后这家里就更稳当踏实了,我也算放下一颗心。等明年酒坊回本赚了钱,就能给大家伙分钱,到时候也能买田盖房子了。”

本来秀娘打算用这个钱盖房子的,但爷爷不同意,说一定要等三年后才能盖房子。

盖房子属于破土动工,是有忌讳的,爷爷坚持三年以后,他家儿孙不愁娶不上媳妇,当侄儿的给叔叔守孝略等二年不过分。

打算用酒坊的钱盖房子,这样大家心里更踏实舒坦,不能老用秀娘的钱,人都有羞耻心,李家儿孙也不是无能不要脸的人,这样他们心里过不去。

“对,秀儿,你回头给我们画个宅院的图,给弄好看点。”

旭二婶高兴地期待着未来的好生活。

“好,我给你们规划,盖个大的好的,二三十年不用再折腾,修修就行。”

“成,听你的。”

旭二婶乐呵呵的点头。

宅基地已经买了下来,王嬷嬷的宅基地也买好了,紧靠着李家边上,只是还没盖,等着和他们一起盖房子,一起采买便宜很多,李家的意思是我们掏钱不用你花钱了,能省则省。

王嬷嬷在族学很严厉,约束闺女小子的礼仪和教养,教导的很仔细用心,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常给她送点肉和鸡蛋过来表示感谢。

村民说她盖房子不用她掏钱,我们全村一起凑一凑,也就有了,不难在这上面,算我们的感谢,以后您也是李家村的一员了。

这让王嬷嬷对李家有了一份归属感和向心力,期待以后得养老生活越来越好。

酒馆越发忙碌了,现在算账都是清儿再算账,英子从旁辅助。

这个冬天秀娘赶在过年前,织了几柄扇子,缂丝仕女图,清雅好看,美女各有不同,雅致极了。

快过年了,李家也杀了年猪,一共养了十头猪,除了供应酒馆的,留下自家吃的和送礼用的,爷们准备点松木果木,好熏腊肉。

秀娘让靖哥帮她去把扇子卖了,她自己织了六柄扇子,清儿织了三柄扇子,她几岁起就跟秀娘开始学织缂丝了,基本功比英子扎实的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