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夫妻也看出来了,群哥淳哥不可能留在村里守业,必定要金榜题名,周家两个舅舅拽也得把孩子拽去京城发展前途。

清儿从小就得秀娘疼宠万千,出嫁前这几年是她们能做伴的最后几年了,大嫂让闺女好好陪着秀娘。

大嫂知道秀娘是个内秀的人,有闺女在身边大呼小叫的撒欢,她也能开怀展颜。

对这三个孩子,秀娘付出比自己这个亲娘要多的多,弟妹太苦了,孩子们能孝顺她,让她开心也是好的。

在家宴客,清儿和英子负责张罗大家,也是给族学孩子们的考验。

周家算是亲家,彼此可以守望相助,后辈们多联系以后也有诸多好处。

“今年你家很出彩,出了不少人才呀。”

周家婶子坐在一边和秀娘说话喝茶。

“这两年管得很严,之前族老们付出了很多心力,其实多半都是族老和村长的功劳,根基打的不牢靠,我用什么法子都不好使的。”

这一点秀娘很清醒。

“没错,李家门风清正,你家靖哥定亲了,是孙家吧。”

“对,孙家姑娘。”

“他家好像因为之前的死了,你知道吧。”

“我知道,孙家和我们主动说了这事,我们也不在乎,我瞧着这好姑娘不归他家。”

“这倒是,秀儿我看你精神头好多了,看你现在过得好,我们也放心了。”

“婶子,谢谢您来看我,让您费心了。你尽管把孩子交给我就行,我给您修的立正的。”

“我就是信你,才把孩子送来的。读书没天分,不得已想到你了。”

周家送来的孩子有男孩也有女孩。

缂丝和织锦不是女孩专属,很多手艺高超的其实也有男人,更能长期坚持,守得住家业。

周家帮着李家盖织造坊,图纸是秀娘提供的,主要是外墙要厚实,要有外面的火墙,冬日里给屋里提供些温暖。

织造坊里面是不能生活放冰的,布料很容易着火,只能想别的办法,冬日太冷也扛不住,手都冻硬了没法干活。

他们已经商量好了,周家出一份钱干织造坊,负责销路,联合起来做生意,将来有学出来的可以回村干,这都是以后的事了。

周家每年有几个名额可以送人过来学织锦和缂丝,分两成红利走。

秀娘单独占一成红利,她也出钱出手艺了。

宗族和族学一共分两成红利。

剩下的对半开,给李青李严俩兄弟,人家俩出不少钱。

他俩要负责对外的销路,不能全靠周家。

周家是来学手艺回村开作坊的,作为自己村子发展的作坊做准备的,早晚要分开。

二么就是给秀娘出头,让她帮忙带带孩子,学个手艺,挑个好手。

而李青李严是自己人,要守家的,为李家村的作坊长远发展,需要两个经商管事厉害的人物站出来拿事。

你不能把寡妇推到前面来主事,这与名声不好听。

下午孩子们才回去的,留下的孩子也有地方住,姑娘住在秀娘这里,小子则住爷爷那个院子,人家来是带口粮的。

单独有学徒费给秀娘,包吃住,这是周家人给她的。

学缂丝的学徒费可不少,一人一年就是五十两银子,五年起步,一次付清,五年内徒弟所有赚的钱都归秀娘。

大爷爷家的亲眷都傻眼了,原来缂丝学徒费这么贵啊,人家秀娘还把英子卖扇子的钱给我们了。

周家一共送来十个孩子,有男有女,钱是一次性付清的。

大爷爷家的二孙子,小声嘀咕,“我们占秀娘大便宜了,原来学缂丝这么贵啊,我特意问过了,外头一人一年八十两,没有定金不让进门。”

“这么贵。”

他媳妇眼睛都瞪圆了,我有这钱还学它干啥。

“就是这么贵,不然英子凭啥卖两个扇子就八十两,我们占人寡妇便宜了。”

老二皱着眉头一脸愧疚尴尬。

“爷爷,那我们后续还秀娘钱中不?”

“这会才反应过来,人周家是来撑腰的,你们欺负秀娘,人周家就要拾掇你们,钱不用还了,后面别眼馋了。英子的婚事嫁得好,对你们都有好处,眼睛往远看。”

“嗳!”

“爷爷,那我们请周家几个孩子过来吃饭吧,他们还上学不?”

“要学的,学费就不要了,人给秀娘钱了,不能再要了。”

“那肯定,中午管饭。”

“记得还人情,秀娘对你们不错了,念着你们照顾过群哥一点情分,你们要盖房子,人破了规矩把钱给你们送来……”

大爷爷用手点点儿孙。

“爷爷,我们错了,这不是小子要说亲,没地方住么,怪我们漏了痕迹,不然秀娘也不能破规矩,回头群哥那头我们送点礼。”

老二家的心里也很感激,秀娘这人性子闷,做了好事也不说,这一对比才知道英子捡了大便宜了。

“以后把淳哥看紧点,别让外人勾带学坏了。”

“那不能够,我们都看着呢,一个姓的亲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