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带空间穿越,助王爷老公搞建设 > 第223章 妥善安排俘虏,深得民心。皇上命士兵共患难,军心动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3章 妥善安排俘虏,深得民心。皇上命士兵共患难,军心动摇

地方官员们早已经怨声载道了。他们的职能由原来治理地方各项事务,变成了收税的税官。只要不完成各项税收任务,交给朝廷足够的税银,他们的政绩就会变得非常差。

一层逼着一层,最难熬官员的就是下面的县令。经常被奋起反抗的农民将县衙大堂围攻。县太爷出门都不敢穿官服。即使是微服出行,也会被百姓们认出来。

百姓们一边骂他们贪官,一边将手中的烂菜叶子砸向这些可怜的县令们。

县令们还不是最悲惨的,因为他们可以躲着不出去。那些必须出去催缴税银和税粮的官差衙役们,经常是一身骚臭,满脸抓痕的回来。

活不下去的农民和小商小贩们,对于这些官差衙役们由原来的敬畏惧怕变成了讨厌和憎恨。直接发泄着心中的愤怒。

如果不是都有一家老小要养活。谁愿意受这个窝囊气?这些官差和衙役们也有很多想要辞职的。

可是,自从新皇登基之后,因为税负太重了,各行各业都不赚钱。即使辛辛苦苦赚了一些银钱,都不够交税的。

所以好多店铺都歇业了,百姓们手里也没有什么银钱,能不出去买东西的都不出去。各个城市变得越来越凋零。

那些想要辞职的官差和衙役只能忍辱负重,继续干着不愿意干的工作。

至少他们收上税银之后,上官还能私自做主,把收上来的税银给衙役们发了响银之后才交上去。

如果不给这些官差和衙役们发饷银。就没有人去帮这些官员们收税了。各行各业民怨滔天。

因此。皇城这个小朝廷,如今也得不到任何税银的供养了。被包围之后,他们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就是靠着之前储存粮食和财物。

京城毕竟是异国繁华之地。每家每户也都是有存粮,存银的。暂时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但是如果遭到围困。没有足够的粮食,蔬菜各种给养供应。终究也是支撑不了,迫不得已,必须投降的。

然而,这种围困的策略对于皇宫的皇上和妃子们以及摄政王一家,可能需要时间长一些。毕竟他们都是有粮仓的。城里的百姓倒是。很快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消云烟他们商定。不想采用这种策略。肖云燕和李默涵主张从军营里面的士兵的心态上想办法。

孤军作战被围困起来的士兵,最担心的。就是。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时候。如果投降了。还不如提前投降。还能争取个主动。讲讲条件。所以,肖云燕抓住他们这样的心理。打算让。边关那边。赚了一些银钱的将军来这里当说客。

他们是现身说法,最能说服那些犹疑不决的士兵们。如果放弃抵抗,重新投靠太子和太上皇,未来可期。

即使他们只是奴隶,吃的、住的、用的,也都是好过现在军营里能够提供的条件。获得的工钱更是军饷的几倍。

这个策略制定之后,霄云烟。弄出几个大喇叭。让手下口才好的船员们对军营的八千士兵进行了思想宣传。

整日被洗脑的。8000士兵内心已经出现了更强烈的动摇,他们也心生投降之意,可是如果真的投降了,如果对方只是权宜之策,他们投降之后全体杀头,那还不如在皇城里再坚持一段时间,也许会出现转机。

正当这些士兵犹豫不决不决的时候。他们以为早已死去的几名将士竟然穿着非常得体的衣服。精神面貌也十分好,面色红润出现在城楼下。

他们同样用着大喇叭对他们诉说了被抓之后的经过。整个过程完全属实,没有一点夸张和虚构。因为是真情实感,所以对于城里的那些士兵更有说服力。

城楼上的士兵。听到。如果投降之后会有这样好的待遇。可以说都心动了。甚至将军们也心动了。但是他们不能就这样表现出来,如果他们真的直接表现出来。可能会遭受。一些不必要的阻碍。所以表面上他们仍然按兵不动,背地里已经在商议。下一步该如何?是直接开城门投降,还是将皇上摄政王他们都抓起来,然后作为投诚的筹码。

第一种做法,因为没什么功劳,只是投降,所以他们没有什么筹码与太子和太上皇谈条件。

如果是第二种做法。因为有了筹码,所以可以谈到一些特别有利于他们的条件。

但是,作为下属对主子的忠诚是这个朝代最被看重的品质。

即使迫不得已,弃暗投明。对前主子是否留有情谊,手下留情,在不同人看来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些正人君子认为,即使弃暗投明了,对原来的组织,也要留有一些情分,这样才是君子所为。

也有人认为,既然已经要换新主子了,自然要与原来的主子断得彻底。甚至为了表忠心,将前主子直接杀害。提着人头投诚,这样才算断得彻底。

城里的将军们在一起猜测,太子和太上皇是什么样的心态?也不知他们是希望自己这方抓住新皇上和摄政王?还是希望看到他们投降的时候,对新皇上和摄政王还留有一些情意,至少不会落井下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