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双方士兵英勇奋战,互不相让。正当两军激战正酣之时,天空中忽然出现了奇异的景象。云端处赫然浮现出两个怪人的身影:其中一人头部如雀,身体却是人形,拖着一条蛇尾,手中紧握着一把巨大的芭蕉扇。他在空中不停地挥舞着扇子,刹那间狂风骤起,飞沙走石,树木应声倒下,房屋纷纷坍塌;另一个怪人则长着蚕一样的头颅,人身躯庞大如虫,弯着腰,张开犹如黑洞一般的巨口,向着黄帝的军队吹气。眨眼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黄帝的军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然而,黄帝临危不乱,他迅速观察四周环境,思考应对之策。片刻后,他高声呼喊道:“众将士莫要惊慌!这乃是蚩尤请来的妖人施展妖法,企图扰乱我军士气。大家务必保持镇定,随我一同破敌!”
在黄帝的鼓舞下,士兵们重新振作起来,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防线。与此同时,黄帝派出一支小队,迂回到敌人后方,试图袭击那两个怪人。然而,那两个怪人似乎察觉到了黄帝的意图,他们迅速转移位置,继续施展妖法,给黄帝的军队带来重重困难。
你可知道这两个怪人究竟是何许人也?他们便是蚩尤请来的风伯和雨师!那风伯唤作飞廉,而雨师则名为萍号,皆拥有采集天地间阴气,并历经千年修炼成的妖法邪术。
此时,力牧、常先以及大鸿等人正与夸父等激烈交战,却猛然遭受到狂风的袭击,顿时被吹得七零八落。士兵们有的被强风卷走,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被瓢泼大雨淋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更有甚者直接被汹涌的大水冲走。力牧见状,当机立断,下令撤军。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无论黄帝的军队逃往何处,那狂风骤雨便如影随形地追至那里。蚩尤眼见黄帝的军队溃败,立刻下令乘胜追击。最终,黄帝的军队遭遇惨败,只得悻然撤退。
黄帝被风伯和雨师击败后,他立刻命令祝融返回位于中原地区的有熊国都(现今河南省新郑市)邀请应龙前来协助作战。应龙接到黄帝的命令后,毫不犹豫地前往涿鹿。
三天后,夸父再次前来挑衅叫嚣,黄帝依然派遣力牧、常先以及大鸿率领军队出战迎敌。双方军队正在激烈战斗时,风伯和雨师又出现在云端施展妖法,掀起狂风并降下暴雨。就在这关键时刻,应龙化身为一条庞大无比的黑龙,昂首挺胸,摇摆着尾巴,张开如同门户一般巨大的嘴巴,将那倾盆而下的暴雨尽数吸入嘴中。
然而,风伯和雨师看到应龙吞噬雨水,便加大妖术力度,狂风使得巨龙在云层中摇摇欲坠,难以稳定立足;而暴雨则如决堤的江河般汹涌,导致应龙难以完全吸收。应龙与风伯、雨师苦苦相持了一个时辰,最终因体力不支,耗尽了所有功力,无法回到天上,只能逃窜至南方。
据传说,南方之所以经常降雨,正是由于应龙被风伯、雨师打败后,选择居住在此地所致。这个传说也成为了人们对于南方多雨现象的一种神秘解释。
应龙被雨师和风伯联手击败,力牧和常先等人也在狂风骤雨中狼狈不堪,溃不成军。此时此刻,黄帝站在涿鹿城头上,当机立断地命令风后挥动旗帜撤军。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阵呼喊声从远方传来:“爹爹且慢!”
黄帝和风后正准备挥舞旗帜下令撤退之际,听到这声呼喊,他们立刻抬起头来,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从西北方的天空中,飞来了一位身着青色衣裳的女子,她如同飞鸟一般轻盈地降落在黄帝身旁,并说道:“爹爹,不必担忧,让我来破除这些妖人的法术!”说完,女子从自己的翅膀上拔出一根羽毛,轻轻地放在手掌之中。
接着,她用嘴轻轻一吹,那根羽毛竟然奇迹般地变成了一根火棍。瞬间,火棍开始迅速膨胀,变得越来越粗壮,同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这道巨大的光芒径直射向风伯和雨师,仿佛要将他们彻底击溃。
此时此刻,风伯和雨师正在兴高采烈地施展法术,他们脸上满是自得之色。然而就在这时,一道耀眼的红光如闪电般袭来,让他们猝不及防。风伯的手开始颤抖,雨师的嘴唇也不由自主地打颤,手中的扇子掉落,口中的咒语也戛然而止。原本肆虐的风雨瞬间消散无踪。
与此同时,那些正在追杀黄帝士兵的夸父将士们也突然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力量降临。他们的身体变得异常虚弱,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量。汗水不断涌出,口舌干燥难耐,步伐变得艰难而沉重。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陷入了困境之中。
而在城头上,风后心急如焚,他迅速挥舞起代表着力量和勇气的"熊"旗。力牧和常先见状,立刻下达命令,指挥着军队调转方向,向着蚩尤军猛扑过去。蚩尤军面对黄帝军的反攻,毫无准备,只得惊慌失措地转身逃窜。那些动作迟缓的蚩尤士兵,纷纷倒在了黄帝军锋利的刀剑之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