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贪嗔痴(苏昌河),怨憎会(赤王萧羽),爱离别(宣妃易文君),求不得(老赵对明德帝说的那句:陛下福薄,看不到未来之景。)
《稻士》本来就是“为了好玩”之作,所以后面下山之后的剧情铺开,逐渐演变为群像戏。
小吴想以一种《天龙八部》式的写法,让整部《稻士》都充斥渲染了一种环环相扣的宿命感:
该死的没死,该疯的没疯,不会武功的人去扛天覆,该守土的开了疆,该开疆的被迫守土,最不想当皇帝的却当了皇帝,最该大出风头的却沦为附庸。
追求自由的最终被困在再无一片乐途可去的天下,该孤独纠结的却释怀放下还有了伴侣,该发怒逐渐养善。不愿沾因果却当仁不让,三朝元老终晚节不保。
人类一思考,历史就发笑。
所有这一切的细节,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甚至都与原本的命运相悖。可历史的进程还是照常推进,历史的脉络在曲折往复中依旧遵循了原来的轨迹前进。
隆国依旧是萧氏皇族的天下,原本的制度是封建主义就还是封建主义,该需要四守护还是四守护,该南北之争还是南北之争。
蝴蝶效应与车轮效应并不是不可共存的东西,蝴蝶引起的狂风,吹不动历史车轮使其偏航。
时代滚滚而下,能改变个人命运,却阻止不了历史的洪流。
小吴是唯物主义者,可写书若是太唯物了,便毫无波澜。
想写出诸葛武侯,赤壁借了一阵风,尚方谷还了一场雨那种宿命感。
一饮一啄,一阴一阳,一成一败乃谓之一劫。
这本就是小赵无量剑的剑诀,一语成谶,与李寒衣纠缠,生生世世万劫不复。
小吴很是谨慎遵守,任何做出的改动都是有价格的。
譬如萧瑟到海外仙山,求仙人莫衣补全体魄,天命之子被合道大道的莫衣打碎光环,落得一个融不进江湖,回不去庙堂的下场。
又比如被救下来的唐莲,因为余理扰乱了这一段因,所以他余理便需要承受这一段果。被明德帝全天下通缉。
再比如二维无可奈何的三维人物赵御贞,只能对他进行妥协。在他离去之后,维度慢慢愈合,历史回归正轨,抹去他来过的痕迹。
但是他的影响就像春雨浇过百花齐放一般,依旧存在。在明月桃花一卷中没有出场的他,到处都有他的影响。
只不过有些影响的开源指针没了对象,只能空指罢了。
一切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那《稻士》里的家庭美满的赵道君,再如何寻找,也找不到被维度之力逐渐抹平的兄长痕迹。
整座青城天下幽,再也不见君踪影。
这一段感情只剩别离,此情以待成追忆,独步天下的他也只能与桃师对饮,惘然地画正字,以计算来追忆兄长的是非功过。
老赵也没亏待他,当年跳墙而来,被他一剑切开面具,见色起意一见倾心而所慕的明月,与之连理,在他身边喜怒盈缺。
老赵离去,没有归期。
本来设计的是,三段劫难,见三位先生。
为什么老赵只见到了三先生,二先生却没有大先生?
因为大先生太。。。。总之他一出场,小吴这本书估计都承受不住,直接404报道。所以便砍了这段剧情。
由爱因斯坦赤道的爆炸起,到以身炸天门,老赵算是有始有终。
至于老赵的结局,是回家了还是继续孤独在宇宙中闪烁,便留白给各位书友凭心而动。
另外还有一个角色,小吴的喜欢程度是仅次于小赵的。
那便是楚孤侯,老孤洛清阳。
其实老孤这个角色在阅读原着的时候小吴就很替他委屈。
性格如竹,孤直高雅。韧性如竹,咬定青山不放松。
老孤身世不佳,不像百里大城主或者萧瑟这两代主角有强悍的家世背景。
他只是易卜捡到的一个孤儿。
他也不像有天生武脉叶鼎之百里酒仙,或者十六岁逍遥的萧瑟那样明确表示过有过人的天赋。
他艰苦努力,站在了凡人的巅峰,可错付了孤洁的感情。
易文君这样的绝世美人,和历史上的西施貂蝉一样不可能只有一段缠绵悱恻的感情。
换句话说,这种女子就不是给凡人准备的。
所以小吴很是可惜。
为了写好老孤,小吴从他的各种角度出手,查阅资料。
从楚屈原的《九歌》《国殇》《礼魂》这些细节入手。
为了突出老孤,小吴甚至在对抗天人的时候,让宁采臣去给他打辅助,儒圣之姿由儒转霸,最后让渡给楚孤侯,令他成为楚霸王。
随后便是,舍弃对易文君那段害了病的感情。
放下凄凉,选择释怀。
白虎属西,西庚金。慕凉城也属西。这都是书成型之后,它冥冥之中梳理出来的脉络,指导小吴往这个方向去行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