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官 > 第一百三十六章 金子总会发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六章 金子总会发光

牛马二校尉走了,他们重新领到了勘合,便抓紧时间回京去也。榆林这种边塞新城,在他们眼中实在没什么值得留念的。

但他们对方应物还是有点小内疚的,总觉得将方应物丢在仓库这种地方,有点不负责任。回去以后,若朝廷里有大人问起来,似乎也不好交待

还是方应物安慰了两人一番,“两位放心好了,此处只是暂时的安身之所而已。如今城中没有读书人做官,难免受几分委屈,等新巡抚上任后,我这般人才自然就有出头之日了!”

一路同行的孙氏父女也离开了,本来方应物还曾经打过孙小娘子主意,比如用学艺之类的名义留下她。

但他却没想到自己处境如此凄惨,还是靠着孙敬面子才有了存身之地,那还有什么脸皮去打孙小娘子主意?

在方应物怅然之余,孙小娘子却偷偷告诉方应物,她和父亲专门负责解送本乡缴纳的物资,每年要到榆林两次。一次是夏税布匹,一次是秋粮粮草,所以到了秋天时还会见面。

送走了熟识的人们,方应物便正式在广有库开始工作。

布政分司下属的仓库有好几个。广有仓一听就是储备各种粮草的,抚赏库一听就是储存银子的,至于方应物所在的广有库,那是存放各地解送来的布匹、食盐、颜料、木材的,与其他仓库比较起来可以比喻为杂货铺。

方应物的工作很枯燥乏味,孙大使告诉他进了若干若干东西,他在账本上记一下。孙大使告诉他出了若干若干东西,他还是在账本上记一下。

然后每半个月盘点一次账目。每样物品算出一个数目,然后逢朔望之日汇报给孙大使。

经手物资这种美差事。那是万万轮不到方应物的,他所能经手的只有账簿和数字。

他住的地方在仓库旁边,屋舍只不过巴掌大地方,比淳安县上花溪村原来的旧宅还小,还破旧。

就这还是因为读书人身份,工作又需要空间写写算算,才能给予单间待遇。否则只怕要和一群库丁挤着,睡大通铺都是有可能的。

至于吃的,好一点是野菜团子。差一点是窝窝头,好的时候是稀亮稀亮的米粥或者不见油腥的菜汤,差的时候是甘甜可口的泉水。

这日子,方应物感觉比刚穿越那时候还苦,简直是人生低谷里的低谷。他只能长叹道:辛辛苦苦叉叉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但方应物并不绝望,在这连个学校都没有、文化沙漠一样的榆林城里,他有背景有学历,要不能出人头地。那干脆找一块豆腐撞死算了。

只是还要等待机会,最起码要等到新巡抚上任,读书人和读书人才有共同语言

转眼间夏去秋来,七月已去。八月已到。对诸仓库而言,每年最繁忙的两个时节之一,也就是夏收结束了。

这日貌似没有什么事情。方应物百无聊赖的翻着一本没头没尾只留有几十页的残书。在这种地方,能找到带字的东西就不错了。

忽然人影一晃。有人进来了,方应物抬头看去。居然是孙林孙大使。方应物放下残书,起身见礼。

以方大秀才的眼界,仓库大使这种多半是由小吏转换来的角色,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怎奈形势比人强,他目前还得靠着这项工作混几碗饭吃,保证出人头地之前不会被饿死。

在广有仓,孙大使就是头把交椅,为五斗米拯的方应物也只好委屈自己了。

孙大使负手而入,淡淡的问道:“方小哥儿会不会作诗词?”

方应物答道:“会是会的。”作为将抄诗词作为金手指的穿越客,方应物怎能说自己不会?只是他不明白孙大使问起这个作甚。

孙大使便吩咐道:“如今夏收繁忙时候过去了,布政分司下属几个仓库做的都不错,也没有出纰漏。

小参老爷很高兴,赏下了两只羊、五瓮酒。我们几个仓库打算凑在一起热闹热闹,时间就是明日,你跟着我去。”

小参老爷?大概是分管这个布政分司的参议,俗称小参。方应物回应了一声“遵命,多谢大人。”

孙大使看着方应物那淡定的神态,感到十分郁闷。有酒,有肉,这少年人就不知道激动和欣喜吗?在边塞苦地方,能吃上酒肉很不容易的!

说实话,孙林孙大使之前没对方应物抱有多大期望,只当收留了一个普通人物。

在边疆地区,接收被发配来的人实在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也是孙大使当初接收方应物时漫不经心的原因。不然他至少应该仔细翻翻卫所公文,而不是只听了熟人几句介绍,便开具了回函。

但孙大使没想到,这小哥儿做事也好,算数也好,都十分利落快捷,而且基本不会出差错。无论多繁杂的事项,全能三下五除二迅速出结果。

在榆林这种新建城市又是大军营般的边镇,人才稀缺,会识字的人少,会识字还会算术的人更少。

过去无论换谁来坐在方应物这个位置上,不但计算速度慢,而且时不时要出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