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到了,照晴小姐提前了好几天准备了自己的礼物,但是傻小子李千源心里想着的是不负师傅的器重,不负涂山的收留,不负照晴的陪伴,完全不知道七夕节这回事,每天跟着涂山的一个叫古衡天的老头打铁。
七夕节前一天,照晴高高兴兴的拿好了自己辛苦好长时间做的宝石项链了,花花绿绿的,很是好看,就是不知道李千源会不会喜欢这么花哨的东西。
“轰!”
两只灵兔拉着一辆马车在大街上飞驰,路过照晴的身边,照晴捂住了鼻子,不知道因为什么,平时很香的灵兔马车味道这么大!
照晴有些疑惑,毕竟在涂山能坐灵兔马车的一定是高阶的红线仙或者是地位尊贵的狐妖,她们不可能会疏于打理马车。
突然一个急停,马车侧翻了过去,一个人影狼狈的从里面爬了出来,爬出来的人令照晴感到十分的意外,竟然是端庄优雅的涂山容容。
此时的涂山容容完全没有了平时那么优雅从容的气质,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不见,只留下了愤怒,总是微咪的眼睛也睁大了,好像冒着火。
“方寒!老娘要宰了你!”
说罢连灵兔也顾不上了,直接飞的走了,两只灵兔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拖着马车悻悻的回去了。
照晴有些目瞪口呆,看了好久才回过神。
“这真的是涂山的智囊,永远从容的涂山二当家吗?她刚刚爆粗口了,是不是?”
这刷新了照晴的认知,在她眼里能够与涂山这些妖王以及人类翘楚平等交流,那是完全归功于李千源,自己始终不过是一个小妖,怎么能够叫涂山红红之类的大人物姐姐呢?
所以照晴称呼除了千源之外的其他人都是后缀加了“大人”二字,以示尊敬,众人也找照晴说过不用称呼这么正式,但是她只是笑了笑,说这是自己的口头禅罢了。
“算了,不去管大人物之间的纠葛了,明天是七夕,说什么都得把千源约出来!”
当!当!当!
无论在哪里,锻宝房内都是叮叮当当的一片,锻宝房内的众妖看到照晴都习惯了,这几年那个锻宝天才人类,每次都有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在后面看着他锻宝,还给他擦汗递水。
刚开始给一众老师傅嫉妒的纷纷吹牛,一个老师傅说
“要不是老夫老了,哎 ,年轻的时候也有一个和这妮子差不多的小姑娘在老夫锻宝时给老夫递水!”
另一个老师傅极其不屑,丝毫不给前面这个老师傅面子。
“你这算什么?老夫年轻时每天有不同的小妮子过来给老夫递水!”
“那你怎么打光棍到现在?”
一句话就给老师傅破防了,面红耳赤的争吵,净说些什么叫人听不懂的词汇,什么锻宝师的事不叫打光棍,叫将有限的时间奉献给无限的锻宝事业,锻宝室内传来了欢快的笑声。
而现在锻宝室的众人见了照晴只是稍稍点头示意,就忙自己的了,已经习惯了,多漂亮的小姑娘,可惜芳心暗许了,要不然叫自己孙子来说不定还有希望。
这个时候李千源还在锻宝,但还是感觉到了照晴,这是李千源与生俱来的一个天赋,一心多用,别人锻宝得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敲,但李千源可以同时把握多个细节,这样在效率上就远胜别人。
照晴没有打扰,只是乖乖的坐在后面等着他。
李千源打完了一个关键的细节后,擦了擦汗,回头微笑的看向照晴。
照晴见到李千源打造完毕了,眼神一亮。
“这个是明天涂山大剧院的门票,《面具剑仙》要不要去看!”
李千源微笑的接过了一张门票
“好呀,我也好久没有看话剧了,涂山的话剧真的很精彩!”
就这样等到了第二天,照晴早早的就去了涂山大剧院,几乎提前了一个小时,一路上手里捏着话剧门票,心里很忐忑,脑海里重复着与千源看话剧的不同版本幻想。
照晴到了话剧院门口,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靠着话剧院的墙,赫然是李千源,照晴有些诧异,自己已经提前了一个小时,他竟然比自己还早!
照晴走了过去,看到李千源也有些诧异,他似乎也在疑惑自己为什么这么早就来了。
“等很久了吧!”
“也没多久,你刚来我就来了!”
照晴点了点头
“那我们进去吧!”
李千源拉着照晴走了进去,现在话剧还没有开场,他们坐在了属于自己的位置,等着开场。
李千源戳了戳照晴,照晴回过头看着李千源,李千源不知道什么时候像是变魔术一样,掏出了一根糖葫芦,递给了照晴。
照晴没有拒绝,很高兴的接了过来,照晴很乐意尝试任何不难吃的食物,在她眼里,食物是很珍贵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就一定要珍惜。
两人低头默默的吃着糖葫芦,两人的性格都是很安静,谁也没有先说话。
两人都觉得气氛有些尴尬,迟疑了一会,两人同时转过头看向对方,一时间四目相对,两人又同时缩了回来。
“我有话给你说!”X2
“你先说吧!”X2
“那我先说?”X2
“七夕节快乐!”X2
两人同时拿出了自己的七夕节礼物,看了一眼对方,不约而同的笑了。
照晴亲手将宝石项链戴在了李千源的脖子上,李千源把玩着宝石项链,似乎玩不够一样。
而李千源给照晴的是一把油纸伞,平时直男的李千源还特地把油纸伞涂成了粉红色,这是李千源亲手锻造的法宝,这几天泡在锻宝室的李千源就是在锻造这把伞。
照晴打开了粉红的油纸伞,在话剧院中打开了,油纸伞下的只有两人罢了。
就在这时,周围的人也坐满了,台上的演员开始了表演。
“话说人类之中,有那么一些少年少女,它们嫉恶如仇,它们锄强扶弱,于是这些人类少年少女们成立了“面具团”它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面具,戴上面具的它们在江湖的每个角落惩恶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