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别说大明了,连法国人看到普军的装备都是惊讶的,他们使用的还是比较落后的前膛式步枪,普军居然已经用上后膛式步枪了。

在这一战后,毛奇对大明的军事方面有了些许了解,装备的落后是一方面的,战术思想的落后面也是一点。

明军的将领似乎非常的放飞自我,那一支埋伏毛奇的军队是一支伏兵没错,他们再遇见毛奇的军队后直接选择进攻,明明可以等另一边主力先发起进攻的,但他还是选择了直接攻击毛奇的部队。

本来这支伏兵是为了保护明军左翼安全的,结果将军大手一挥,让将士们白白牺牲,提前的暴露导致左侧空虚,本来主攻左侧的明军也算是被坑了,直接撞上普军。

左右也没能形成合围,普军则是直接插到明军的背后,大胜而归。

大明战时,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这种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和将专军、军不私将的制度,导致了将军不是很在乎自己手下士兵的性命,有时会为了胜利让士兵不记伤亡的发起进攻,最后啥也没捞着。

将军对士兵的战斗力不够了解,有可能出现误判的情况,而且普军的装备比英法要好,大明也是盲目的将普军跟英法联军的装备画上了等号,认为这样的冲锋可以破开普军的防线,然而他们甚至连普军都碰不到,就被子弹射中了。

战术上的主动反而让大明在战略上处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