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马洪虽然嘴硬,但是还是很识时务的,他只是顽固了点,但是毛奇已经教他做人了,他那套东西真的能打赢的话,那法军就不会在梅斯和色当遭受大败了,你反对进步,你得首先证明自己的确有两把刷子吧,你个靠熬资历当上总参谋部部长的人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这也是后来麦克马洪开始转而支持拿破仑四世的原因,他自己都没自信,再输的话脸都丢没了,既然已经知道了自己那套不行,那还不改变不就成弱智了,大伙都是为法国好,只是各有各的坚持,但是要是已经证明了你坚持的东西是不好的,你还坚持,那你这不纯纯的犯贱吗?
就算赛里斯人天天骂国足,但是骂归骂,你看到他们上场比赛肯定还是给他们加油的,毕竟再菜也是自家人,谁不希望自家人能打出好成绩啊,金窝银窝还不如自己的狗窝嘞。
不过奥古斯特还不能这么早签署协定,俄国目前似乎好像还没有打算向德国发起进攻,增兵也只是朝着罗马尼亚的方向增兵。
她让俾斯麦给圣彼得堡发一封电报,探一探俄国的虚实,看一下它是不是真的有要履行欧洲协约的想法。
俾斯麦同意了,她立刻给圣彼得堡发了一封电报,而收到的则是亚历山大三世的亲自回信。
“俄国从未想过与德国作战,如果德俄边境出现了什么动静,请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圣彼得堡,我们只针对英国,放在巴尔干的军队也只是迷惑英国的障眼法国安法,我可以用沙皇的名义保证,俄国绝不会与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十分的公式化,看上去好像无懈可击,奥古斯特都差点被忽悠了,沙皇的名义,罗曼诺夫家族居然允许亚历山大三世撒这种谎?他们不要脸吗?
俄国大概率还是会出兵的,但是奥古斯特需要让俄国尽量晚一点参战,俄国参战的越晚,德国就越能集中优势兵力冲击法国的防线。
所以奥古斯特也亲自给这位远房亲戚写了一封信,“我是信任俄国的,我也相信我们两国间能够保持长久的和平,德国会尝试制止巴黎和布达佩斯方面可能出现的军事冒险,请圣彼得堡按兵不动,即使你收到一些消息,也请不要当真,德国站在国际和平的这边。”
与此同时,在奥古斯特安抚沙俄情绪的同时,德国向匈牙利发去了最后通牒,给匈牙利人两个选择。
奥古斯特再一次向俾斯麦保证,这是自己最后的领土需求,俾斯麦也只能随她去了。
她想将居住有大量德意志人的布尔根兰也划进自己的版图,所以最后通牒的内容就是……
布尔根兰或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