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徐扬依照约定给平一指派来了五个从山下医道馆内毕业的华山弟子,这些弟子不光懂医术,更是会武功,也算是徐扬为以后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
而平一指在接受了这批学生之后,也开始学着徐扬的一点点的放手指点了。
而在另一边,岳不群和宁中则带着派去西域的商队回到了华山境内。
这一路上,除了在西宁城的那次出手之外,剩下的路程当中却是一路顺遂,别说东厂,锦衣卫的人了,便是连个毛贼强盗都没遇到。
他们又哪里知道,东厂锦衣卫不是不想跟他们过过手,而是实在抽不出人来啊,因为现在他们的精力全都放在一件大事之上。
宁王造反。
相比于区区江湖门派的不合作,这造反大事才是他们最重视的,毕竟这事可关乎着他们的身家性命。
因为东厂和锦衣卫当中的高手都派去江西宁王那边了,而华山商队这边又有着岳不群宁中则这样的高手坐镇,没有相应的高手牵制,一般的人员去了只能是去送死。
所以权衡之下,也就当没有见过这商队了,等以后抽出手来,再琢磨着华山派。
而岳不群和宁中则虽然不知道其中详情,但没了麻烦事的打扰,能够安心赶路,他们还是挺开心的,尤其是岳不群,在听到了林振南的商队报账,以及预计的收获之后,心中更是大喜。
虽然说得了建文宝藏的华山派不缺钱了,但那毕竟都是死财,是有数的,而商队带来的钱财却是活的,如同流水一般,能够逐渐累积的。
所以岳不群也对这商队更加上心起来,更是对林振南大加赞赏。决定等回去后,就把林平之的等级拔高一些,让这林家人与华山派绑定的更深,更好的为华山派服务。
而在得知了华山派商队具体的回归日期后,就在回归的当天,徐扬便带领众弟子来到山下迎接。
看着一路风尘仆仆的商队,尤其是那些派去护卫商队弟子,此时眉宇间多了三分煞气,三分淡然,便知道他们经过了这一路的护卫,应该是成长了不少。
尤其是叫徐扬看重的梁发,他身上的沉稳气质越发的明显了,让人一见心安,心生信赖。
回山之后,众弟子们便围绕着那些出行的护卫弟子们打听这一路上的趋势,听他们讲那大漠风沙,壮阔奇景;讲那西域武林,马匪沙盗;讲那红发蓝眼,宗教民生。
这些有别于中原的人事物,却是叫一众华山弟子心驰神往,心中种下一个念头,有生之年定要去那西域看看,非要纵横驰骋一番不可。
对此情况,徐扬却是支持的,只有走出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心胸,知道天地的广阔,大海的波澜,培育出开阔进取的精神。
此时作为商队领队的林振南,却是如同焕发了第二次生机一般,整个人精神抖擞,一点也没有刚来华山时那副病怏怏,意志消沉的样子。
显然是已经从福威镖局覆灭的阴影当中走了出来,留意到这样的情景,让徐扬不得不感慨:
成功的事业果然是男人最好的良药。
商队回归的事情在华山是虽然激起了一阵波澜,但终归是要恢复平静的,尤其是那些护卫弟子们,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之后,便投入到了练功当中,而且每天的修炼都极为刻苦。
显然,这一趟护卫不是白走的,叫他们知道了外面的残酷,那西域武林赤裸裸的弱肉强食,不想死,就变强的环境,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撼。
而他们也把这些事给山上的师弟师妹们说了,并且做出了表率,这就让那些师弟师妹们不得不信了,这样一来,整个华山派都陷入了一种勤奋练功的氛围当中,对此,岳不群看了直点头。
至于商队的再次起程,却是也等到来年开春了,毕竟现在若是起程了,那就迎面碰上冬季了,到时候就难了:
“君不见走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这样的天气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更别提处在小冰河时期的大明边关了,环境只能是更加的恶劣。
所以,徐扬在跟岳不群商量了一番后,计划着先在冬季准备货物,到了来年开春商队便再次起行。
在商讨完这些后,徐扬便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内,此时他的全身经脉俱已经打通,强化,功力运转周身无碍。
尤其是最为重要的脑部经脉温养成功后,他更是觉得自己变得更加聪明了,想一些问题时,比以前要快上许多。
显然是脑部经脉的温养,为大脑提供了更多的营养,增加了大脑的工作效率。
也不亏他花了这么长时间去温养,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且随着这全身经脉的打通强化完成,他已然是能够将《九阳真经》全部练会了,也根本不用去考虑转修的问题。
内力是自己的,只要循着特定的路线去运转,无论是《九阴真经》还是《九阳真经》他都能发挥出相应的效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