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凡人路途 > 第402章 进入山峰秘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子风赶紧退回到了昨日的那个大堂之内,避开了潘家族人的祭拜。

子风如此之举,并不是因为子风心中有所害怕,而是看着那被潘家之人如此打扮的提线老人,变得就如同世间传闻的僵尸一样,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模样,着实无法多看几眼。

子风在潘家大堂之内等了许久,只听得外面吹吹打打,锣鼓喧天,一阵喧天喊地的祭祀祈祷之后,又是一阵极为吵闹的声音在潘家庄园内环绕传来。

生活在大山深处,以砍柴为生的柴夫子风,可从未见过、也未曾有过如此隆重的祭祀祈祷举动,对此并无丝毫的兴致,倒是一个人感觉到了无聊之感,索性就在潘家大堂内的椅子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潘家大堂内走进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人便是潘阳家主,潘启还有他年少的儿子潘成,以及昨日一同在大堂内的那年轻的一男一女兄妹二人。

子风虽然处于熟睡的状态,但以其悟道之人的悟性之感,很自然便察觉到了潘阳家主他们几人的到来,也就睁开了双眼,立即站立了起来迎了上去。

而此刻,已到了晌午时分,距离子风来此已过了数个时辰,潘阳家主见子风独自一人等候的场景,倒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立马打招呼的开口言语道:“子风少侠,让你独自一人在此等候,实在有些怠慢了”。

“潘家主无妨,无需如此,只是你们这是在干嘛,如此隆重”?从未见过祭祀之举的子风,甚是好奇的询问了起来。

“哦,刚刚那是我们潘家之人,在举行祖上回归而举行的祈福祭拜之礼,让我们百年前的家主回归祠堂,接受我们潘家全族的祭拜,也以此保佑我们潘家能够兴旺发达,免遭修魔道人的侵害”。

“哦,原来如此,我今日还是第一次所见,与我所在的半碗村完全不同,可从来未有如此隆重的场面”。

随后,潘阳家主,以及潘启等人,在稍作休息与子风的交谈之后,便由潘阳家主开口提议道:“我们祖上祈福已经结束,我们也稍作休息了片刻,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机甲傀儡的炼制吧”。

“一切就听从家主的安排,我们也不可让子风少侠等得太久了,其实,我也非常期待子风少侠以悟道手段炼制的机甲傀儡呢,这可是自我们的先祖,过了数万年来,我们潘家第一次炼制拥有悟道之力的傀儡呢,我早已迫不及待了”。

在潘启极为期待的笑意之下,子风便被引入了位于潘家庄园最后面,藏于山峰洞内的一处密室之中。

此山峰洞穴密室极为隐秘,若不是由潘家族人引导,子风是全然不会想到潘家庄园最后面的山峰之内,藏有山洞秘穴的。

此虽为山洞秘穴,其实是在潘家庄园后面大山的山峰之中,人为开凿出来的一个非常宽大的石洞秘穴,且通往洞口的道路极为狭小,只可容纳一人可以进出,四周被极为茂密的山林覆盖,灌木丛生,根本无人能够看出洞口的位置所在,潘家族人甚至做到了往日进出,不留一丝痕迹的地步。

石洞秘穴的大门更加狭小,只有半身之高,需伏下身体才能进入洞穴之中,洞穴门口的石门也被一厚厚杂乱无章的灌木遮挡,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只见得潘阳家主,单手轻触了一下石门上面,隐藏极深,根本无法看出的机关巧件,只是轻轻触碰了一下,只有半身之高的石门,便在毫无声息之下,往洞穴内部推进,显出了半身之高,狭长方形的通道。

子风伏下身体,跟随在潘阳家主等人的身后,紧贴在刚刚进入洞穴石门的背面,往洞穴内部前行而去。

只是在子风等人最后一人进入狭长方形通道之内的同时,洞口竟然再次出现了一个极为厚重的方形石门,在毫无声息之下,将洞口关上了。

“子风少侠,此洞穴本为两道石门,自然也是我们潘家机甲密法打造而成”,伏身半蹲走在最前的潘阳家主介绍着说道。

“潘家主,此处通道甚是狭小,为何会出现一前一后两道石门,进入之人,就不怕会遭到前后石门的夹击吗”,子风极为疑惑,甚是担心的询问道。

“子风少侠无需顾虑,只管往前即可”,潘阳家主极为自豪的解释道:“这两道石门,本为一体,同时被机巧控制,唯有打开进入的一闪石门,隐藏在山体之中的另外一道石门才会启动,也正如子风少侠所担心的那样,一旦有人强行闯入,在第一道石门往前推进的同时,那后面的石门,便不会只是一道石门,而是与前面的那道石门,形成了夹击,身处在此处狭小通道内的任何一人,都会被碾压成为肉饼”。

“此石门竟有如此威力,难道就无法将之击碎吗”,子风极为自信的开口言语道,想必悟道之人,应该不惧这两道石门的威胁吧。

“子风少侠万不可尝试,一旦触动前后两道石门,便会触动其中的机巧机关,形成夹击,且这两道石门,每一道足有两丈厚实,极为坚硬,就算是悟道之人想要将之击碎,几乎是很难办到之事,子风少侠还不知,此洞穴可是我们潘家数万年前的先祖开凿而成,据记载,当年我们的先祖可是花了整整百年之久才得以开凿完成,不但是这两道石门,就是这一整座山峰都极为坚硬,所形成山峰的石料本就极为特殊,可是由地底熔岩经过数百万年拔地而来,其重量也要远胜其他山峰的数倍,如此,也是我们潘家后人,为何在数万年之后,再无一人悟道,照样能存活下来的原因了,也都多亏了我们潘家先祖留下的此处山洞秘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