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穿书七零:意外之财让我富的流油 > 第244章 (2章合一章)表扬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4章 (2章合一章)表扬信

她当时也顺口胡诌说是想商量李向荣,能答应她干这个活。

她娘一听心里就活络了。

这个活好啊。

要是在结婚之前乔春兰就能干这活儿,那就最好了。

而且在他们百安村干活,不就得在李家吃饭吗?

挣的工分还是她家的。

乔春兰这点眼色还是有的,只要她没结婚,她就不敢提这件事情。

不过能来李家也挺好的。

在这里吃的比家好,干的活也比在家少。

“李向南!”

李向南听见有人叫她抬头一看,原来是李灼。

李向南就要放下手里的簸箕。“有事啊,李知青!”

“我就是想问个事儿,说说话,别耽误你干活!

簸箕就别放下了!”李灼说着就坐下来,还顺手挑出了簸箕里的瘪子。

李灼经过这一冬天的修养,皮肤比秋天白了。

说话的时候脸上也带着笑容,说明她日子过得很舒心。

“向南,你投的稿件能中稿,我们知青都挺佩服你的!”李灼说的真诚,不是作假的。

“我也就是瞎写写,这一回的稿件虽然被采用了,但是下一回我就说不准了!”李向南既是谦虚也是实话。

“你也太谦虚了,省报是那么容易中稿的吗?”李灼满脸的不信。

“这才是满瓶子不响。

我们家向南就是不张扬的人!”三嫂说道。

这是一句俚语,满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

“你不信我说的话啊?你们都是知青,有文化,你也投稿试试呗!”李向南当初投稿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但是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被人问来问去的,她不喜欢。

如果知青也有中稿的,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她一个人身上了。

“我觉得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你那份报纸能让我看看吗?”这就是李灼今天过来的目的,她想借报纸。

李向南:“行啊,在家呢!有功夫你去拿吧!”

“你们知青都是有文化的人,我们这些泥腿子比不了。

向南也没念多少书。

对于我们来说很难的事,你们呀,肯定行!”乔春兰插嘴道。

如果乔春兰做到了,她这么说可以。

假设她和李向南的关系非常亲密,这么说也勉强可以。

她做不到,又不是亲近的关系,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呢?

李向南听出来了一股茶味。

李灼:“你这话说的可不对。

什么叫我们行啊?

向南能挑起一麻袋粮食。

我可是比不了她的!

再说了,什么叫泥腿子?

不管是工人还是农民都是为国家做贡献,不过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我现在是农民,我还挺自豪呢!”

知青在村子里的地位可真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受人追捧的。

多数知青刚来的时候都手不能挑,肩不能扛的。

村里还要照顾一阶段,给他们派轻松的活。

要是一开始就实打实的,让他们跟村民那么干活。

别说他们能不能累个半死,就是他们挣的那点工分,根本就换不出口粮来。

李灼要是不反驳乔春兰的话,这不等于承认村民是泥腿子吗?

那不是明摆着等于得罪人吗?

别说李灼原来就没有这个贬低人想法,就是有的话也被干不完的活,铲不尽的草熄灭了。

现在谁不是地里刨食儿的?

乔春兰的本意是说给李向南听的,写了文章你也是农村人。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李灼是这想的。也没有想到李灼直接给怼了回去。

乔春兰真没想到知青会这么不给她面子了。

在他们村里的知青,可不敢直接跟村民这么说话。

乔春兰:“我可不是这意思!

我是羡慕你们都是有知识的文化人啊!”

“文化人?那可看跟谁比,李向南同志才是有文化的人!”李灼来村子这么久了,村子里的人即使见面不说话基本上也都认识。

她知道乔春兰是谁。

就是村长家未来的儿媳妇儿,该不让着的时候她也不会让。

她本来是想向李向南请教的,让她这么一说,李向南心里能舒服吗?

乔春兰不懂,她和能扛得动麻袋,拿得起笔杆子的李向南一比啥也不是。

“向南,我先走了!晚上有时间的时候我去找你!”李灼怼完了人就走了。

乔春兰:“我也没说什么呀?

你们村的知青怎么这样啊!”

坐在旁边的三个妯娌,谁也没有接乔春兰的话。

李向南微微一笑也没有说话。

乔春兰也许是觉得中稿不是多难的事儿。自己也不过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可是知青李灼清楚,不是那么容易中稿的。

今天她要是接下了乔春兰的奉承,以后她不中稿怎么办?

李灼又不傻。

王小菊:“李知青有觉悟呗,没瞧不起咱们!”

乔春兰:“三嫂,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你听谁说的向南没念几年书啊?”二嫂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