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管是嫁姑娘还是娶媳妇的就容易。

别人能不眼红吗?

不过李向南说能把鸡蛋卖出去,李大伯就安心了。

李向南:“大伯咱们可以联系畜牧站,可以购买优质的母鸡品种。

应该是有产蛋量比较高的母鸡品种。

那种鸡的产蛋量可不是咱们这种小鸡能比的!

不知道最近的大型国营养鸡场在什么地方?

如果可以的话,咱们买种蛋,肯定要比鸡崽子便宜。”

李大伯头一次听说,鸡不就是下蛋吗?怎么还有专门下蛋的品种?

现在的人们温饱问题还有很多都没解决呢,所以什么笨鸡蛋、土鸡蛋、散养鸡什么的,大家都没有这个概念,也不会有人认。

什么样的鸡蛋都一样买,那不如干脆换成蛋鸡品种。

反正现在村里有钱能购买种蛋或是优质鸡苗了。

李向南有别的担心。

也不知道他们养鸡是不是采用了科学的预防方法。

对疾病的预防要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他们没有相对的防御措施和养殖技术。

那很容易造成鸡瘟。

鸡瘟可以随着人口的流动或者是空气流动传播。

那可是很可怕的。

李向南可是听过报道的,一个中型养鸡场,可是几天就能把全部鸡瘟死。

那是在比现在还先进的多的防御手段的情况下。

李向南就此时着重的提醒了一下大伯。

村子里养鸡也不是没有遇到鸡瘟的时候。

那可真是,有一年严重的时候大半个村子的鸡都没剩下。

李大伯没用李向南多说就十分注重这件事情。

像他们想种青菜卖的事,李大伯就没有什么担忧的了。

因为自己村的种子那真是独一份。

去年李向南看着地里的毛葱就说,只能种一年,明年肯定会有人跟风。

现在果然如此。

村子并没有种多少毛葱,因为压根没准备留种儿。

李大伯让村民种大葱。

这种冬储葱冬天是家家必备的东西。

这种本地的大葱冬天放在外面,零下30多度的气温,拿到屋里缓一下,和鲜葱的味道差点不多。

可以一直储存到明年春天。

不过到春天的时候味道就又差一点了。

当时李大伯问李向南种大葱有什么用?

李向南把她的想法一说,李大伯一劲就说好。 在村子还没有忙碌起来的时候,李向南收到了一个大包裹。

地址是京都,寄件人是周博辰的朋友邓宏宇寄来的。

李向南打开一看里面的东西,这恐怕是邱姥爷和魏姥姥邮来的。

里面不仅有钱有票,还有一件军大衣,一件羊毛大衣。

军大衣卷着羊毛大衣,羊绒大衣里卷着布,是四块布料。把布料打开,里面卷得是棉花。

中间放了……居然……居然用棉花包了一只玉镯子。

我的天哪,这镯子玉质通透,毫无杂质,非常漂亮。

这么多的东西,层层包裹就是为了保护这只镯子。

这么娇贵的东西就夹在包裹里,他们也不怕打碎了。

包裹里还有一双很漂亮的黑皮鞋。

白糖红糖,两盒饼干,一包葡萄干,一包大红枣,一包进口的巧克力糖。

包裹里必不可少的,还有一封信。

果然是魏姥姥邮来的。

魏姥姥这封信写的很长。

她感谢这么多年来李向南对他们的照顾,也感谢李村长对他们的善待。

他们总觉得事情的变化不受人控制,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永远平安无事。

所以他们走的时候没有和李村长,还有李向南说任何一句话。

就是这回邮东西也是让小辰的朋友帮着邮的。

就怕万一有什么事的时候,再把他们连累了。

那件军大衣,还有两块深色的布,是给李村长家的。

剩下的东西都是给向南的。

魏姥姥说这件羊毛大衣,配上皮鞋,李向南穿上一定好看。

那只镯子也是他们家传下来的。

剩下的两块布,向南和她娘一人一块。

那些吃的是哄两个孩子的。

魏姥姥还说了他们的情况。

两个人年纪大了,本来想在家里,可是大学返聘他们让他们参加书籍的编写。

他们这些年的工资不仅补发了,她家的房子还有一些东西都还回来了。

魏姥姥还琢磨着在院子里种点什么花呢。

总之,他们的日子一切安好。

李向南回信的时候就按信封上的地址写,自然就会有人转交给他们的。

邱姥爷和魏姥姥用心来给他们准备了这么多东西。

军大衣真是又实用又能让村长万分满意。

大伯娘已经很久没有做过新衣服了。

紧接着李向南又收到了从京都新华书店邮来的包裹。

这是需要她翻译的文章。

同时到的,还有一张6元钱的汇款单。

汇款是周博辰的朋友邮来的,就是自称自己是他弟弟的人。

说这是上次翻译资料挣的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