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 第75章 光华谋定辅政新策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5章 光华谋定辅政新策略

而这个高俅,不能提拔当官,那怎么办呢?徽宗就找王诜。王诜给他说,“我的伟大皇上哎,文的不行来武的呀,武官不需要功名,不需要考试,只要有战功就行。”

徽宗说:“他有什么战功啊,去哪里弄战功啊?”

王诜说,“哎呀,我的皇上,你还是个小王爷的思想呐!我给你出个主意。”

王诜附在他的耳朵上叽叽喳叽叽喳,说了半天,最后这个高俅就被派到了西北边疆,当上了军队中的文职小官儿。王诜又假托皇上之名,向当时的宋军统帅刘仲武做了交代,说这是皇上的人,要给他记功,尽快地提拔。

那么现在提拔到什么官职了呢?杨光华心想,要抓紧了解这个情况,一拍大腿:对呀,曾布不就管枢密院吗?向他一打听不就得了?

放下高俅的事,就又想,如果章惇被拿掉,那么有谁来接替宰相更合适?眼下陆佃是参知政事,算是副相,可是论品级,他跟曾布是同级;但是曾布的实权和地位仅次于宰相,况且陆佃仅仅是个摆设,凭陆佃的性格及能力也做不了宰相。那么曾布将是宰相的人选之一。从太后听政的时候选拔使用韩忠彦可以看出,无论太后还是徽宗,都对韩忠彦有着很好的看法。所以在尚书之中,韩忠彦无疑是排在最前面的。那么他也最有希望担任宰相或者副相。

不过,杨光华又考虑到一个情况,那就是徽宗有个最大的特点,耳根子软,喜欢听奉承的话,只要奉承恭维他,他一高兴就可以答应你的任何事情。由此杨光华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蔡京。五十多岁的蔡京,是徽宗刚刚登基的时候,在不太明了情况的状态下听了几个御史的话,看了几个御史的奏书,就向太后要求,将蔡京的翰林学士和修国史职务给革掉了,让他去做太原知府。

但实际上,徽宗跟蔡京是有特殊关系的。蔡京,当时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特别受徽宗的欣赏和推崇。有一年夏天,蔡京还是四品官的时候,他的两个仆人,每人拿一把扇子给他扇凉。蔡京看他们很辛苦,就把扇子拿过来,在每一把扇子上题了两句诗。隔了三天,这两个仆人手上的扇子都不见了,两人的衣服也都换成了绫罗绸缎的。蔡京觉得奇怪,两个穷鬼哪来的钱买这么好的衣裳?一问才知道,他们两人的扇子上因为有蔡京的书法,所以每一把卖了两万贯钱。再细问,方知是端王爷买走了两把扇子。由此可见,徽宗对蔡京书法的欣赏喜欢程度。而既然徽宗喜欢蔡京的书法,那么对这个人的印象也差不了多少。尤其是杨光华还了解到,蔡京喜欢给太监和后宫的妃嫔来往,并且经常给他们一些小恩小惠,所以这些人也就经常说蔡京的好话。由此他又想到那一次,他跟曾肇巧遇蔡京的时候,蔡京那么大年纪,又曾经是四品官,而自己当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舍人助理,蔡京却能主动讨好他,说了那么多好听的话,可见这个人恭维人的功夫,非同一般,既然有这个功夫,又加上他的文笔很好,书法有那么好,且深受徽宗欣赏,那么只要他杨光华在其中用点功夫,为徽宗所用,也只是个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