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 第142章 杨光华解读蔡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年前蔡京附合司马光,成为雇役法改为差役法的急先锋和榜样;几年后,蔡京为讨好章惇,又带头推翻差役法,可谓翻手云覆手雨易如反掌。由此,于是,可以看出他的善变和奸猾。

尤其是蔡京在受命审理同文馆一案时,为讨好章惇,严刑逼供,捏造罪名,以大逆不道罪处理、诛杀了陈衍,刘挚、梁焘也遭贬死,他们的子孙都被禁锢;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被流放到远方。

此事影响很大。人们看到,蔡京不但奸滑,善变、会变、多变,而且心狠手辣,因此在徽宗即位之初,遭到许多人弹劾。徽宗不得不将他贬官,但又按向太后要求,暂留京都完成修史工作。不久,又有谏官弹劾他与内侍交结,他再次被贬;接着,御史陈次升等人检举他的罪恶,只得夺去他的官职,让他在杭州洞霄宫闲居。

徽宗亲政后,在杨光华的建议下,徽宗让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到三吴访求名家书画、各种奇巧之物,在杭州住了几个月。这个期间,蔡京极力巴结讨好,日夜陪伴童贯。童贯也投桃报李,凡是蔡京画的屏幛、扇带等物,童贯都送到宫中,并附上自己的评论。在此情况下,徽宗对蔡京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再加上太学博士范致虚、王诜等人一向与蔡京交好,他们到处宣扬蔡京的能耐,并说动嫔妃、宦官也一起称赞蔡京。徽宗受到这些人的一致蛊惑,再加上对蔡京书画的高度欣赏,先给蔡京恢复了官职,很快让他回到了京都,不久,就在曾布的力荐下,当上了正三品的翰林院承旨。

翰林院承旨,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不但与中书舍人一道负责起草诏书之类重要文书,而且随时都能见到皇帝,是皇帝参谋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徽宗对蔡京的重视和宠信。这样看来,杨光华决定推荐蔡京为相,就能理解个中缘由了。

正常人对于杨光华的这种做法,肯定不理解。人们会说,杨光华大概是得意忘形了吧?也有人可能认为杨光华是精得过了头;精过头了,那就是傻。当然这是正常人的理解。而杨光华恰恰不是正常人呀,所以他才会这么做。他深知自己的使命不是来做高官,也不是来追求荣华富贵的。除非让他做皇上,那么大宋的天下,就回到了他们南唐李家的手中。这目的不是达到了吗?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杨光华就是要借助于蔡京等人的齐心协力,把他们赵家的天下搅他个乌烟瘴气,天翻地覆,直至灭亡。不然,他还能是李家的子孙,还能是当初的那个南唐后主吗?他们的世仇、他自己的血海深仇,又怎么能够报得了啊?!他已经很久不再想那些过去的事了,他想的大多都是如何能够取得徽宗对他更高一层的信任,想的大多是如何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他的努力将会把赵家的大宋带到何方、推到哪里、会能何种程度,他不得而知。但他一直在暗暗咬牙,决心努力去做,去争取那最好的结局,最令爷爷和他自己满意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