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 第353章 为博皇上笑朱缅更疯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3章 为博皇上笑朱缅更疯狂

许多地方的人们,被吓怕了。为此,许多村镇干脆来一个全面检查,只要检查到或者发现谁家里有可能会被认为是奇珍异木的宝物类东西,就赶紧埋到地下或者非常隐蔽的地方,以免被应奉局和金明局的人发现。

世人都知道,江南地区,特别是江浙一带,制作经营奇石珍木奇花异草以及各类雕刻丝绣和古玩字画以及珠玉宝贝等等,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是重要的生存依靠。可现在家家户户都怕暴露自家有价值的东西,至于卖点此类东西维持生活,也成了一种奢望。就因此,许多家庭因此破产。

当朱缅派出的三艘大船运到京城,再次受到皇上的大力肯定和表彰的时候,江南地区却已经是一片哀嚎。上至富人豪绅,下至普通百姓和商人,无不对应奉局和金明局憎恨至极深恶痛绝。

从皇城司提供的材料上来看,朱缅为了让徽宗高兴,为了满足朝廷的需要,在收集各种宝贝的时候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杨光华看到了皇城司汇报的三件大事。

其一,朱缅手下的人,在上海华亭发现了一棵唐朝的桧树。这棵桧树,长得枝繁叶茂,绿荫婆娑,树冠遮住的阴影,足有四间房子的面积大,比那棵黄杨神树还要大很多;仅树干就比那棵黄杨神树要粗一倍。光树根就能塞满两艘专用大船。关键的问题是,因这棵桧树太高,要从大河里装船运输,遇到桥梁根本就无法通过,而沿途的河流上又多有桥梁,这可难住了朱冲等人。最后,还是朱缅,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决定从海上运输。先从海上出海,走长江,到运河口以后再进入运河,从运河转入汴河。可是朱缅等人没有海上运输的经验。他们造的大船,在上海出海的第二天,就遇上了强风。海上的风浪可不同于江上的。巨浪把大船掀翻,桧树在船上本就头重脚轻,很轻松地就翻到了海里。结果二十多个负责运送的人,与桧树一起成了淹死鬼。

其二,朱缅又从太湖的鼋山找到了一块巨型的太湖石。这块石头比此前运到京城的所有大型太湖石都要大,长四丈多,宽两丈多,厚近一丈。这块石头真是奇石,晶莹剔透,上面的孔洞多达一千多个。而这些空洞浑然天成,并且在杭州白居易故居的院子后面,还发现了一株大桧树。朱缅就以节度使的名义,强行征地,连同这棵桧树一起征到手。这棵桧树跟在上海华亭发现的超大型桧树相比,虽然略小点,但树形要漂亮得多,并且长得更加繁茂,据说是唐朝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栽的,所以又有名叫白公桧。朱缅把这块巨型太湖石和这棵大桧树,用他们自己造的两艘大船运到京城。到京之后,刚刚重新修好的皇城城门,不得不再一次扒开,并且请皇上看过之后,皇上特别又给这块石头和这棵树都赐了名字。

第三件事:他们在越州一户富人家里,发现了六块奇石。本来这些奇石是摆在人家后花园和庭院里的。朱缅得到情报后,就派人登门去索要,一次不行两次。第二次的时候,就警告那家的主人,“在一在二不在三。”可到了他们第三次去要,人家仍然不同意,也是说,给多少钱都不卖。最后朱缅就派出了五十多名军人,直接到这户人家,捣毁了他家的房屋,强行搬走了石头。

还有一事儿。他们在惠山发现了十颗银杏树。这银杏树翁郁苍翠,枝柯扶疏,长在一大户人家的祖坟旁边。朱缅获悉之后,直接派出四十多人,将树全部挖出,主人前往阻拦的时候却被打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据说这家人家的人看到,他们的士兵不仅刨树,而且在刨树的时候,把人家祖坟的棺椁都给刨透了。那老人回家没出三天,就吐血归西了。根据皇城司的汇报,此类事件还有很多。

这些情况,杨光华掌握了许多。杨光华感到,朱缅的这种行径和作为,势必会引发江南地区深刻的社会矛盾,这种矛盾积压日久,爆发大的民变或者动乱就是在所难免,当然也就会动摇大宋的根基。可是杨光华却不能向徽宗汇报。一则这是杨光华乐见之事,二则徽宗不喜欢听这样的情况汇报,要汇报那只能是自找难堪。因此徽宗所看到的就是他越来越满意的,越来越喜欢的各种宝贝。听到的,也是越来越多的宝贝源源不断地送到朝廷的事,再不就是为他歌功颂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