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 第357章 蔡京遭贬张商英拜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7章 蔡京遭贬张商英拜相

张商英对杨光华这些做法和说法心存感激,并且觉得杨光华对自己总是相敬如宾,从来不摆架子。也从来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事实上,杨光华这时候就已经是在历练他,考验他,考察他了。所以当徽宗把张商英叫来,跟他说,要让他担任宰相,并说到杨光华有意举荐他的时候,他丝毫不觉得惊奇,但他对杨光华满心的感激,与当年蔡京对杨光华的那种感激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杨光华已经代理着宰相之职,并且早在蔡京任相之前,杨光华就已经代理过宰相职权,只要杨光华不强力推辞,这个宰相就非杨光华 莫属,任何其他人都没有实力跟杨光华抗争,即便有人想争,也万万不可能争得过。

说起来,张商英在吏部当尚书已经十多年,也是老尚书了。当年他从中书舍人位子,到吏部的时候还是朝廷最年轻的尚书,而今已经年过五旬,早已成了老资格尚书了。

徽宗跟张商英的谈话很有意思。徽宗是这样说的:“你要知道,宰相就任之前,都是要由皇上专门谈话的。朕今天就是告知你,朕已经决定让你担任宰相。同时呢,朕也一并跟你作任前谈话。你这个宰相啊,朕要把话摆在桌面上,是杨光华让给你的,朕是要让杨光华兼宰相的,可是杨光华坚辞不就。这正是光华优良品德的地方。当年,他辞任宰相,成就了蔡京;这一次,朕是铁了心,要让杨光华兼任宰相的,但是杨光华力荐你呀。朕跟光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呀,满朝文武,任宰相最合适的人选,除了杨光华,就是你,你任吏部尚书这么多年,可以说久经考验,为朝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朕解决了很多重要问题,解除了朕的很多后顾之忧,你的能力,才干,学识,朕是满意的。朕坚信,你是能胜任的。当然,做宰相和尚书的距离是很大的。宰相统管全局,千头万绪,责任重大,要当一个好宰相可不容易。但朕相信你能当好。别的,朕也不必多说,就说两条。一嘛,快速进入角色,挑好宰相这副担子。有不明白、搞不定的,就问光华,他会全力帮你支持你的。二嘛,一定记好,朝廷是朕的,江山是朕的,国家也是朕的,希望你呀,就任宰相之后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要像前面那几个宰相那样,要么跋扈霸道,目中无人,连朕都不在他的眼里;要么贪得无厌,把朕的东西、朝廷的东西、国家的东西据为己有,并且永无知足。你可要以他们为前车之鉴。三嘛,只有涉及到皇位和江山社稷安危的事,你直接找朕;其他所有朝政大事,一律问杨光华,由他作决断就行了。”

对徽宗说的最后这一条,张商英其实早就有察觉,并且心中已经有数。一是平时就有所察觉;二是蔡京曾经当着他的面,抱怨过牢骚过,说杨光华其实就是二皇帝,自己是宰相,可啥事都还得由杨光华说了算。不过,他张商英可不是蔡京,他对杨光华只有感激和感恩,他不会忘记人家的举荐之恩。至于蔡京说的杨光华是二皇帝也好,太上皇也好,张商英觉得这种抱怨本身就不应该。杨光华替皇上当家,人家又没有权欲也没有野心,有何不可呢?皇上喜欢玩儿,自己要是因为朝政的事,不找杨光华却老是打扰皇上,皇上一生气像对蔡京章惇和曾布以及韩忠言那样,自己不就又被贬下去了吗?何必呢?有杨光华在前面,为自己遮风挡雨,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傻瓜才会跟人家杨光华争风吃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