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 第421章 打破蔡京如意算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蔡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心情自然不太好。当他回到办公室的时候,郑居中还在等着呢。蔡京就没好气的说,“行了,就这样吧。晦气!”

郑居中一看,就讪笑着问:“您是说,就按太师给我的这个名单办?”

“你聋吗?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能这样了,懂不懂?”蔡京本来不想发火,可还是忍不住了。但接着就用歉意的语气说:“唉,是我大意了。不怪你。其实,这一次你办的不错,心里最起码有本相。以后啊,无论什么事,只要是皇上和太师,特别是太师找你商量,或者布置关于官员调整调动提拔的事项,务必要先跟我打招呼,啊?遇到难题也来找本相,不要做那种越着锅台上炕的事儿,今天你能瞒得了本相,明天还能瞒得了吗?能永远瞒吗?不管怎么说你们这些尚书,所有朝廷的重要臣子们,都是在宰相的领导下工作的,而不是太师领导你们。县官还不如现管呢,对吧?”

郑居中答应着,回吏部去拟写诏书。可在路上走着,心里就打开鼓了。他觉得自己办了件傻事儿。既然杨光华已经交代,不必再给宰相说,可他偏偏又来给宰相说了,当然还是因为他心里装的是蔡京,跟蔡京走得近,但结果呢?看来是要弄一个风箱道里的老鼠--两头挨呲,两头不赚好。不知道杨光华和皇上会怎么对自己,要惹怒了他们,自己可就麻烦了。他已经听说杨光华被皇上停了三天职,可接着就又回来了,并且什么都不影响,反倒是皇上跟杨光华更黏糊了,倒是蔡京被摆了一道,这个人员调整的事项就是一个明证。可见老爷子在皇上心里,远远比不了杨光华呀,如此想着郑居中的心中这个这杆秤,就算是定好了……

临下班,关于御使台和察院官员调整的诏书就拟好了。郑居中拿着草稿来让杨光华审。杨光华接过草稿,抬起眼皮看了郑居中一眼,郑居中身上就开始发毛。他以为自己违背杨光华的意思去向蔡京汇报,以至于被蔡京找到皇上的事,杨光华要跟自己算账。可是杨光华只看了看他,说了一句,“这把字写得很漂亮啊,诏书写得也挺快。唔,不错。你先回去吧,一会儿处理好了我让张宁给你送过去。”

郑居中转身逃跑似的走了,杨光华就拿着这份诏书和关于惩治陈中等人的诏书草稿,来到徽宗跟前,说:“皇上,您审一下吧?”

徽宗抬了抬头说,“朕只看惩处陈中那些人的那个,提拔官员的那一个就不看了。以后啊,只要你看过的东西朕都不看。还有盖章,不论是朝廷的玉玺,还是朕的大宝,你该盖就盖,你只要看着行、需要盖章的就盖,需要签字的你就代朕签。不过,这话呢,朕只给你一个人说,蔡京那个老家伙呀,朕信不过他,只让他干活就行了,你心里也有个数,盖章签名这事,别让他知道。”

杨光华答道:“好的,臣知道了”,就站在一旁等着徽宗审稿。

徽宗看完后,说:“行,就这样吧。朕就是要杀鸡儆猴,让那些动不动就找朕的茬,就想跟朕较劲的人,知道朕不是谁都可以拿捏的。朕是帝王,帝王的权威不容任何人任何势力挑战!哼!”

杨光华对皇上这番话,没有呼应,只接过诏书,转身回到位子上,盖上了朝廷的玉玺,又签上了皇上的名字,“天下一人”。第二天早上,关于委任王甫等御史台、察院官员的诏书就下发了。这两份诏书一发下去,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但两份诏书产生的反响,反差之大,影响之大,都是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