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关外盗墓王 > 第109章 旧行李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行李箱一看就不是苗寨该有的东西,再看外观,原本暗橘红色的牛皮,此时有些发白,应该是有些年头了。

阿婆拎出行李箱,一边说苗语一边比划,示意我们打开行李箱。

我环顾四周,只有阿婆一个人,论战斗力我们绝无战败的可能,所以我相信阿婆不想害我们。

打开行李箱,里面杂乱地放着一堆泛黄的稿纸,稿纸有的是印刷的文字,有的是手写上去的,无一例外都是日文。

资料下面有登山绳、一个牛皮封面的笔记本、老式的白钢皮手电筒、柯达相机、两卷胶卷。

还有一个颇具年代感的呼叫机,也叫BB机,看到这东西我都愣住。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东西?

花木兰想拿起笔记本看看,可阿婆却摆了摆手,示意我们拿着行李箱下山。

我微笑着点头回应,提起行李箱跟着阿婆下山。

返回阿婆家,阿婆又比划让我们跟着她去后院,阿婆在菜地里掀开一块木板,木板下面是一个封盖的大酒坛。

阿婆比划让我打开。

坛子里好像是菜籽油一样,我有点懵,疑惑地看着阿婆,阿婆又做了一个抓东西的手势。

我将手伸进油坛,当触感袭来,我不知道是应该惊,还是应该喜。

四驴子问:“里面有啥呀?”

“枪。”

“啥玩意?”

我直接将摸到的东西提了上来,一把MP5冲锋枪赫然出现在眼前。

四驴子也看呆了,他张着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阿婆示意我们里面还有东西。

我直接脱掉了上衣,光着膀子俯身在坛子中摸索。

一把没有后托的AK47、七盒子弹。

我惊恐地看着阿婆,她一直比划出村的路,估计是把我们当成了公职人员,想让我们带走这些枪。

给完我们枪,阿婆就去忙自己的事了,我们把枪清理了一下,开始研究牛皮行李箱。

男人似乎天生对枪感兴趣,或者说有枪之后腰杆子硬。

四驴子对枪爱不释手。

花木兰道:“你们真的认识这枪?”

“当然,这些都是射击游戏里常见的枪型,AK是老毛子的,mp5是德国的。”

我猛地反应过来,这些都不是国内的枪,根据法律,入境是不能带枪的,国际刑警最多只允许带个手枪,带冲锋枪根本不可能。

也就是说,这些枪的主人,应该是非法入境。

结合后山摆放的那些人头,我觉得枪的主人应该是个国际悍匪。

再看行李箱的制式,正是九十年代初期流行的款式,那时候,流行的风格是大背头和皮夹克。

在吐鲁番时,嫖娼的老英雄说二十年前有个考察队找过他,冥冥之中,我觉得就这一波人,也是深入苗寨想要治病。

具体这群人为什么死了,在老王回来之前,我们也没办法问。

这样一分析,那后山上的人头,就是九十年代初号称探险队的盗墓贼。

妈的,同行?

花木兰翻查资料,日文是抄袭汉语衍生出来的文字,有些字体没什么变化,零星出现几个汉字,可中间还有鬼子文符号,连在一起就不知道啥意思了。

不过也有一些好理解的,比如“新疆科の探検队”这些文字可以理解为“新疆的探险队”。

还有一些地图和照片,其中还有卫星地图,在那个年代,能拿到卫星地图的人,其背后是谁在支持的就不用多说了。

我在牛皮笔记本中找到了一张老照片,照片是八个人前后两排站着,三个白种人,五个黄种人,黄种人中,穿衣风格不属于国人当时的审美,照片的背景是西域戈壁。

行李箱里没有发现身份证件,也没有其他能证明身份的材料,九十年代初,座机电话还没普及,通信不方便,想要出远门,都得找当地政府或者单位开介绍信。

这些人什么都没有,足以印证他们不是官方的科考队。

拆开老胶卷,里面有大漠风光,有青铜器,有老毛子挖东西,还有古墓壁画等等。

分析完资料,我道:“现在有一点可以肯定了,这群人就是盗墓贼,等出去找人翻一下日文资料,说不定会给咱们带来惊喜。”

花木兰道:“这一切是不是太巧合了,咱们刚来湘西,就得到了二十年前科考队的线索。”

“不巧合,吐鲁番的常住人口只有六十万,市区没多大,唯一的巧合就是咱们在洗浴中心遇到了那个老逼登。”

花木兰还是不相信,他道:“我怎么觉得这件事是有人故意安排的呢?”

“老王进山之前,咱们也不知道二十年前科考队的死因,现在寻思也没用,出去后咱们也得先去西域。”

“不等姚师爷安排了吗?”

“我得先去研究研究曲婷婷那个小娘们,给咱们下毒,我能让她好好活着?”

四驴子嘟声道:“狗哥你不会想杀了她吧。”

“要不然呢,她都想害死咱们了,我还有用爱感化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