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一代大医在民间 > 第123章 恐伤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走吧,小王,再去我那里坐会儿,还有点事和你说。”李老这时在一旁说道。

王忱跟着李老一路回到他的办公室,两人坐下之后,李老开口道:“有没有兴趣以后常到学校来讲讲课?”

王忱一听,立马摇着脑袋回答道。

“您饶了我吧,不是不想为中医传承做贡献,但上课这事儿,您这属实难为我了,我在医馆教授徒弟就行了,带带实习生挺好的。”

李老叹了口气,现在授课的都是些老家伙,不太跟的上时代,年轻人们都不太喜欢听这些人讲课。

而王忱这种可以把教学和时代结合起来的方式,明显更适合现在的课堂了,但王忱不愿意。便又说道:“还有一个事,是中医传承班的开设,你到时也带个班嘛?”

“我恐怕还没有这个资格吧?我也不曾在学校任职过。”

“现在是只有一些大医院的主任,副主任可以带,但是范围应该很快就会扩大,毕竟民间的名医确实不少,秦老就是在家坐诊,不可能秦老都没资格吧?”

“当然,肯定会有一些条件,不过你是中医学会理事,加上我的做保,你肯定是有资格带的,现在是先给你说在这里,让你有个准备。”

“不是,李老,我在医馆需要看诊的呀,每天人都不少,实习生还好,可以让他们在旁边看着学就行了,晚上再讲讲今天的典型案例也就可以了。

但是这传承班,恐怕都是根本不曾读过中医典籍的小白吧,这让我怎么教?”

“我看你不是找了你同学过来帮忙了吗?还是忙不过来?再找点你信得过的来,然后就是限号嘛,每天多少个号,你不就有时间了。”

“限号不符合惠民堂的宗旨,而且有违大医精诚。”王忱脸色严肃的回答道。

“人力终有尽时,你名气越来越大,来的人越来越多,一但超过你每天看诊的数量,让排不上的等着?”李老看着王忱,轻轻摇头道。

“我会想办法,再找一些帮手的,只要他们能把常见病症分担掉,我只看疑难杂症,应该就没问题了。”王忱想了想说道。

“你北派的人可不多了,你算是北派年轻一辈的顶尖人物了,你都不给北派出力吗?”李老开始打起了大义的牌。

“等过些时间再看吧,等到有其他人的水平到了,我再带班不迟,毕竟我还很年轻。”王忱听出了李老的话,估计再不松口,下一步就是感情牌了。

李老在听到王忱松动了,觉得今天就到这里可以了,逼的太急也不太好,而且本来就不是现在就可以带。

“行吧,等文件下来了,我通知你。”

在和李老谈话结束后,王忱并没有急着离开学校,虽然这不是自己上的大学,但是在里面走走,还是很有感触。

只是王忱在走到一间教室旁的时候,听到里面正在讲的诊断学,让原本准备怀念一下自己大学生活的王忱,想到了外公的话。

中医教学,确实需要改变了,中医就讲中医诊断学不就行了,为何还要学一个西医诊断学。

外公等老一辈,已经在推动中医改革,但成果还不明显,而且需要有人来固守这些成果,他们的年纪确实大了。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如果等老一辈逝去,中医又回到现在这种状况,王忱觉得自己可能会抱憾终身,或许自己真的应该试试。

没在学校逛多长时间,就到了去大院的时间了。

在大院二号楼的书房里,王忱给顾清河做着诊断:“顾省长,您最近有遇到难事了?”

“恩?怎么说?”

“您的肺脉略沉,您又没有感冒,而忧能伤肺,所以就只能是忧了。”

听到这话,顾清河看了看王忱皱眉道:“需要用药吗?”

“我先给您扎针吧,把您的咳嗽止住,不然这样一直忍着不咳,不是个好办法。”王忱并没有直接回答顾清河的问题。

听了王忱的话,顾清河轻笑着摇了摇头:“看来想在你这位国医大师的面前藏点病,难度不小呀”。

顾清河一说完,就轻咳了几声,然后对王忱说道:“那就先扎针”。

两人来到卧室,顾清河在王忱的指挥下躺到了床上,王忱便直接下针了。

针一下完,顾清河本来有些痒痒的喉咙,便舒服了起来,这时他呼出了一口气。

而原本以为又是一次例行检查的顾明杰,见到两人到了卧室,便走了过来:“王忱,我爸这是?”

“没事,只是有点咳嗽,我给顾省长,扎个针止下咳。”

回答完顾明杰的话,王忱又对着顾清河问道:“您不想带药去上班?”

“恩”顾清河回了一声,并没有说原因。

“中医理论里,喜能胜忧,如果您保持开心的状态,那最多两天,自己便会好了,可以不用药,如果您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那就可能需要用药了。”听到顾清河的回答,王忱说道。

“年前的时候,我问过你是不是真的能治癌症,你说的能治,我再问你一次,真的能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