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一代大医在民间 > 第580章 六经辨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忱赶忙把嘴里的饭咽下去,站了起来:“爷爷,不怪我呀,谁叫您说的事情这么劲爆?

而且还没有通知我一声,但凡我提前知道,肯定就受在您身前了。”

秦老冷笑一声:“你是在提醒我,现在学会有什么重要决议都需要让你们参与吗?”

王忱连忙摇头摆手:“没,我真没这意思。”

老爷子瞥了王忱一眼,随后在他的对面坐下:“坐吧,接着吃你的。”

王忱没有坐下来,而是问道:“爷爷,您想吃什么?我去给您买。”

“南国去给我买了,你老实坐下吃你的吧。”

王忱听到这话,便坐下来接着吃自己的。

“下午你准备讲什么?”

见王忱开始吃饭,老爷子又没事儿干,便又问道。

听到老爷子问话,王忱只能又把筷子放下。

王忱原本想说讲伤寒的,但抬头看到老爷子的脸时,瞬间换成了:“您说要我讲什么,我就讲什么。”

“讲黄帝内经里的东西吧。”

“好。”

“你准备讲哪一篇?”

“六经辨证?”

“嗯,可以。”

对于王忱理解到自己话里的意思,秦老欣慰的点了点头。

王忱则是很无语,到看到那些肤色各异的外国人,他也明白老爷子,让他讲这种看似用处很大,实则没有用处的东西,是什么用意。

和老爷子不同,王忱这次是作为授课老师来参会的。

大会的上午一般都是各种演讲。

而下午则是讲课,主要为传播中医。

很多国外的人来参加会议,其实就是奔着这个来的。

要是换个人,老爷子也不会说出这种话。

但眼前的是王忱,要是不提醒一下,他给讲最实用的东西怎么办?

比如王忱最开始想讲的伤寒,那就是纯应用。

听完回去就可以实操,但黄帝内经不一样。

它偏理论,而且极具指导意义,但不讲应用。

这种用来大会上讲才是最合适的。

至于格局?我们自己人都还没教的过来,凭什么教你们。

这是老一辈人的想法,王忱的想法有些不同。

但他也不会逆着老爷子来。

王忱下午讲课的时候,老爷子还跑来听,全场他最不放心的就是王忱。

王忱站在台上,看着下方一水的外国人,说实话他有些气恼。

虽然自己讲的东西理论多过实用,但这也是中医最基础的核心呀。

自己还是位宗师,你们就那么看不上伤寒?

王忱重重的吐出胸中浊气,南北融合还任重道远呢。

放空自己的脑袋,王忱开始讲起自己的课。

“六经辨证,出自黄帝内经第二十一篇,经脉别论第三节。

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辩证之法。

六经分别为三阳三阴。

三阳,一阳为之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

三阴为太阴,二阴为厥阴,一阴为少阴。

当病到达厥阴的时候,就是病的极限。

而经方伤寒便是用此作为辨证施治的方法。

病从太阳、少阳、第三阶段阳明,病如果走到阳明,便会在这里停止。

这是第一个止。

而没有进入阳明的,会从少阳进入太阴,太阴之后进入少阴,最后进入厥阴。

厥阴是阴之尽头,这是第二个止。

我们认为在太阳证之上,就是平常人。

只有经过六经以后才会生病。

所以在六经传变的中间,不管是在少阳或者阳明,在中间把证治好,病就不会出现。

现在的现代医学都是治病,而我们是治证。

在症状初显的时候,就把它治好,就不会出现果。

同时我们治症,就是同症同治,智者察同。

同样的症状,用同样的手法。

愚昧的人就会去察异,制造成百上千个病名,但没有一个是能治好的。

所以我们的同症同治是怎么样的呢?

比如骨节酸痛,看起来好像是风湿关节炎,但实际上却是骨癌,这些对我们来说是同一个症状。

所以用的方子都是一样的。”

讲到这里,王忱突然发现老爷子在下面直直的盯着自己。

有点疑惑,自己没讲什么太有用的东西呀?

您老这么看我干什么?

王忱是觉得这没什么用,但对于这些老外来说,宝典呀!

原来只要病人表现出来的反应是相同的,不管他是得到的什么病,都用治这个反应的药来治。

下面的人,看王忱的眼神都热切了不少,都在盼着王忱将更多的干货出来。

但这在王忱看来,自己讲的就是一个常识呀。

没想明白老爷子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自己。

便不再去想,开始接着讲自己的。

“那这六经是怎么辨认的呢?

这就要讲到中医独有的诊断手法了,望闻问切之切诊。

也就是我们说的诊脉。

太阳之脉,太阳是三阳之中最表的提现,所以它是浮脉,轻轻一按到皮肤表面就有的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