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16章 为什么叫买卖东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楼令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新天朝制定统一发音标准的采集地的地点在河北承德的滦平县,拼音的发音其实也是根据所制定的普通话为标准,此后其余语言归纳为方言。

那么,楼令将拼音搞出来,肯定不是采用新天朝的普通话为发音标准,只能选当前的晋国话。

所幸的是拼音适应性极强,不会因为换了一个标准就无法使用。

英语这种语言就是那样,每个词都有代表的意思,一旦出现新鲜事物就要创造出一个新的单词,适应性上面其实很差。

另外,现代英语跟古代英语并不是一回事,差别比文言文和白话文更大更夸张,古英语一开始采用的是如尼字母,现代英语则是经过一再创新的英文字母。

因为发音标准不一样,肯定要给楼令的工作造成困扰,工作量上面也是剧增。

“我是可以用简体字来教学,只是一定要有大篆对照,起码在取得绝对话语权之前,对外只能使用大篆字体。”

楼令可以在家族内部使用简体字,只是当前的主体文字是大篆,需要楼令去适应社会,不是社会来适应他们。

雨一直在下,到了夜晚下得更大了。

晚食吃的是早上已经煮好的豆饭,由于未能生火只能吃冷掉的食物。

“腊肉好吃!”娃姒吃得眼睛都幸福到眯起来。

腊肉好吃吗?现代好多人其实适应不了腊肉的味道。

楼令啃着腊肉,因为没有再热一下的关系,好几次出现干呕,后面干脆就不吃了。

将肉烘烤再储存就是腊肉,想吃的时候最好还是再炒一下,或是使用其它方式加热。

楼令将吃不下的腊肉刚放在娃姒的碗里面,下一刻被师嬴从娃姒的碗中将腊肉拿走。

现在的年代,能够吃饱就是很幸福,吃肉则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师嬴并非不允许娃姒吃肉,只是已经分配给了娃姒一份腊肉,哪怕楼令不吃也不能让娃姒吃,讲究的就是一种节制。

到了睡觉的时间,整个屋子陷入黑暗,雨水拍在屋顶的声音变得更明显了。

被子之前有洗了几遍,用的是一种浆洗,还会拿木棍反复地拍打。

在没有化工洗漱品的时代,其实再怎么反复洗也只是看上去干净,该无法洗掉的细菌或虫子仍旧无法根除。

老楼家的被子使用的是一种细麻布,触感方面并不好,用则是非常耐用。

洗完的被子在暴晒过后会有阳光的味道,闻起来其实挺舒服的。

这一场雨,断断续续下了十来天,期间老楼家干脆就是满地的泥水,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会酸爽到什么程度。

听说后面临近冬季还会有一场持续时间更长的雨季?

一场雨季过后,村里面两座茅草屋倒塌,天幸的是储存粮食以及其它物品的房屋没出事。

这一天,楼令需要带人运一些东西到一座叫“蒲”的城池,去跟其他家族换取其它生活物资。

在离开前,楼令向村里人交代工作,几乎每一个事项都要重复好几遍。这个过程是楼令交代,再让被交代人的人重复,错了就重新交代,直至被交代的人完全记住。

秋收之后,楼令确认了一件事情,由于今年已经纳过赋的关系,老楼家并不用再向国君交税。

如果是当年没有得到征召,该交的税还是要交,老楼家就是将需要缴纳的粮食和布匹运到“蒲”城,做好登记又拿到凭单,算是完成了对国君的义务。

所谓凭单,其实就是有特殊符号的竹签。

老楼家的村子距离“蒲”并不是太远,从平面地图算应该是相隔五十公里,真的实际走起来却需要走七十公里左右。

平面地图是一回事,真走起来是另一回事,原因在于路线并非笔直。

现代的七十公里就是春秋时代的两百三十多里。

“幸好有足够的车辆,要不然……”

以前老楼家到“蒲”交易或是交税,一趟根本就运不完,需要来回运多少趟,看货物的多寡。

老智家留在老楼家的车架并不是战车款式,其实是用来运输东西的寻常马车。它由两匹马拉动,一个车体两个轮子,能够装载约四五百斤的货物。

不开任何玩笑的讲,原本老楼家也就六匹马,上一次出征不止将战车丢了,连带两匹马也没能带回家乡,简直就是损失惨重,村里剩下了四匹马同样套上了运输货物的车架。

楼令要前往“蒲”交易,带上了没有脱壳的三千斤的粟米和两千斤的大麦当样品,还有五十匹的麻布。

他们走了两天才抵达“蒲”的郊外,能够看到城墙时,没有亲眼所见的话,很难去形容看到后的心情。

这一座“蒲”的城墙一边长度约是六百米,宽度由于楼令所在方位的关系没有看到,自然是无法估算的。

它的城墙高度等楼令离得近了一估测,觉得应该是现代长度单位的六米左右;进城走城门洞用迈步的次数算,宽度约是接近四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