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某种意义上来讲,晋君寿曼话说得没有错啊!
只是,晋君寿曼要亲自发起冲锋,不对时机进行抉择的话,是不是一种作死呢?
从晋君寿曼登位到现在,他的能力与品行多少展露了大半,讲实话就不是一个合格君主的作态。
应该有不少人想过,要是晋君寿曼英年早逝多好之类吧?
然而,晋君寿曼可以有很多种死法,独独不能是死在战场,别说是被敌国俘虏了!
旬庚看上去有些慌了,视线一度在楼令身上停了几个呼吸的时间,想来是要楼令去对晋君寿曼进行保护?
倒是栾书看着一点都不慌张,他甚至还能笑得出来,说道:“君上,秦伯并没有亲征,战场上没有您的对手啊。”
在这个讲阶级差距的时代,除了诸侯之外,没有人可以俘虏另一位诸侯。
不是说无法俘虏,只是臣的身份俘虏一国之君,非但不是立下大功,相反会惹来杀身之祸。
什么道理呢?道理太过于简单了。
一旦有作为臣的人去俘虏或杀死诸侯,其余诸侯……,包括本国的国君,他们就会想:“这家伙脑子里就没有君权神圣的观念,今天敢对那位诸侯动手,下一次会不会轮到我了呢!?”
哪怕仅仅是出于对君权神圣的维护,不知道多少位诸侯会想尽办法让敢那么干的人去死。
所以了,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战场之下,敢对诸侯动手的人,他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哪怕一时半会没有被清算,子孙后代也必然要受到牵连,例如被晋景公清算的赵氏。
到了后面,维护某种象征意义的人依旧存在,东汉末年的孙坚得到玉玺,他发誓自己要是得到玉玺就会死于万箭之下。
因为孙坚真的偷藏了玉玺,并且还搞得人尽皆知,回家路上真的被乱箭射死了。
那是汉室宗亲刘表无法做到更多的情况下,尽力让孙坚的誓言得以应验,得到一个死于乱箭之下结局。
晋君寿曼呆住了。
那是真正整个人给呆住,看上去就很懵。
有那么一小会,晋君寿曼才“呃,啊,呃……”一阵子,眨巴着眼睛说道:“是吗?是吧……”
要么晋君寿曼愿意自降身份,不然他就只能在营中待着。
也许有人该说了,既然谁都不想挑战君权神圣的反击力度,一国之君上了战场是不是能够嘎嘎乱杀呢?
知不知道有种东西叫流矢?真有一国之君上阵,然后死在箭下。至于是不是死于流矢,只有天晓得了。
那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因为晋君寿曼不再坚持,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栾书直接招呼旬庚和楼令出去,来到外面轻笑了几声说道:“那也不错。”
什么不错?
晋国可不允许一个怂包当国君,一旦国君是个怂包,两条路能够给国君走,要么英年早逝,不然就及早退位让贤。
旬庚跟着笑了起来。
“中军将,中军佐,令去了。”楼令今天还要统率军队正面攻坚。
两位卿大夫对楼令笑着点头。
营寨内的多数人已经忙碌起来,只是从表情并未看到战前的肃穆或是紧张情绪。
只是参战而已,多数人已经不止一次身处战线之上,有些人甚至已经打了大半辈子,战争对于他们来讲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楼令回到自己的营区,麾下的部队已经整顿完毕。
说来也是,什么事情都能楼令去做,要那些军官做什么。
有那么一点,不算现代的话,春秋时代的军队里面,军官素质也许是历朝历代最好的时期?
毕竟,当代的贵族真不是酒囊饭袋,他们最需要学习的一项技能就是与军事有关,无法承担重任注定要被淘汰掉。
相对来说,管理和经营家族还要排在军事技能后面,原因是军事技能不过关,不是死在战场上面,便是封地被夺,没有什么需要他们去管理和经营了。
楼令等来指示,率军出营再进行整队。
“秦军不出营?”楼令看向秦军营寨的方向,看到辕门悬挂免战牌,忍不住笑了一声。
那么,晋军会在乎秦军高挂免战牌吗?
很快就让楼令知道了答案。
如果军中有其余诸侯国的人,晋国高层多少会要点脸,看到秦军高挂免战牌收兵回营。
问题是这一次没有其余诸侯前来会盟。
所以,楼令得到的命令是,按照原定计划实施攻势。
更早些的时候,栾书和旬庚分派统率部队离开,他们将从秦军营寨左右两边进行迂回。
本来的方案是,由楼令先从正面吸引秦军,打得激烈一些去拖住秦军,再由栾书和旬庚进行迂回包抄。
尴尬的事情是秦军高挂了免战牌,进攻方案改为楼令从东面攻打秦军的西面,栾书率军从北面攻打秦军的北营区,旬庚率军从南面攻打秦军的南营区。
秦军西面并没有晋军,属于是完全没有的那种,倒是贯彻了“围三阙一”的理念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