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刚才,楼令本是进行调侃,结果齐国君臣顺棍上坐实。

那么,接下来晋国只能捏着鼻子承认就是莱国冒犯了齐国,齐国才对莱国实施入侵。

“以后对楼氏更恭敬一些。”齐君环私下吩咐高固。

怎么才显得恭敬?

光是礼节不过是表面功夫。

那只能是齐国在贸易上吃一些亏,给予楼令更多的便宜可占。

高固说道:“臣省得。”

齐国可是有史记载中第一个打经济战的国家,直接用经济战折腾得强横一时的楚国无暇他顾。

能够用钱解决的事情,历来不会对齐国造成真正的麻烦。

“郤至有拿钱办事的好名声。几年跟楼氏接触下来,楼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齐君环只想知道楼令够不够贪婪,愿不愿意拿钱之后,干一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

毕竟,齐国盯着莱国已经盯了很久,近期的时机已经成熟,再不将莱国吞食入肚,过错时机可就不再好找了。

高固很实在地说道:“要看晋下军佐知不知道我们对莱国的意图,他对我们吞并莱国的态度怎么样。”

讲那些话的时候,高固一直在拿眼睛瞄国书。

齐国有内斗吗?

一个国家怎么可能完全没有内斗,只区别到底斗得有多凶。

高氏和国氏同为齐国的公族,两个家族的实力在齐国占比还挺大。

这么说吧?将齐国切成十份,高氏和国氏合起来极可能占了三份。

别以为十份占其中的三份很少,那是国家的等级,两个家族能够占一整个国家将近三分之一的实力,讲事实就是显得很离谱了。

正是因为国氏和高氏同为公族,他们才有条件斗起来。

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如晋国那般,任由非公族去把控国家。

当前之世的主流是,公族把持且守护国家,异姓贵族很难染指高位。

齐国能够互相争夺权利的只有公族封君,没有出现一个绝对强横的公族封君,偏偏还是两个人同时崛起,不发生争权夺利的事情才是怪事。

只不过,高固和国书本来的竞争还显得克制,直至田湣有资格接触国书和高固,两个家族的争斗开始升级了。

这样一来,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需要多讲吗?一定是田湣从中做了什么啊!

“齐国内部比我们,没有好到哪去。”楼令看到高固和国书不顾场合在争锋了。

郤至顺着楼令的目光看过去,瞧了一小会才开口说道:“你讲什么胡话?我们现在可是精诚团结,可以当列国群臣的楷模。”

楼令给“呃”了一声,再尴尬笑着说道:“我是说以前。”

目前几个卿位家族不说团结一致,起码没有太尖锐的矛盾。

以前啊?看看晋国消失了多少个卿位家族,有多少中小家族陪葬就知道了。

“你在担心什么?”郤至酒不断往肚子里灌,一点不知道节制。

楼令才不会劝郤至少喝,要劝真轮不到自己去劝,说道:“齐国没有那么容易放过莱国。”

郤至简单的“哦”了一声,没有后文了。

晋国的其他人或许不知道,楼令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吗?

齐国对莱国的渗透长达百年之久,控制的莱国贵族不知凡几,上演一出被入侵的大戏,再进行被动反击自卫,简直是再轻松不过了。

因为是那样的一个自卫反击过程,晋国肯定不会说齐国的反击不对。

只不过,那只是齐国拒绝会盟的一个合理解释,不等于说晋国讨伐拒绝会盟的齐国不对。

那就是晋国和齐国同样没有错,错的变成了莱国。

面对这一种局面,涉及到不同文明的竞争,列国不知道多少人愿意看到晋国和齐国一同讨伐敢于不敬的莱国。

难道只有楼令料想到齐国会吞并莱国吗?或许是有这种可能性。

只不过,一旦齐国真正将莱国吞并,多数人明知道齐国的实力会暴增,再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道贺。

一切只因为吞并莱国的齐国达到了开疆拓土的成就。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想要阻止齐国吞并莱国的楼令,他所站的层次有点低,只是为了晋国在着想。

然而,楼令是晋国的卿大夫,真的造成既定事实当然会恭贺,齐国没有办成之前,做什么都是一种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的行为。

宴会结束后,齐君环邀请郤至和楼令私下会面。

一阵客套的礼节结束,齐君环直接进入正题。

“我们有镇守东疆的使命,屡屡遭到莒国、莱国等东夷国家的欺凌,实在是忍受不了了。”齐君环以一国之君的身份进行哭诉。

郤至心情极好之下,酒又给喝过量,说道:“东夷早不是几百年前的强族,他们安敢欺凌齐国?”

齐君环立刻拿出很多真实的例子,进行诉苦的同时,强调齐国和晋国虽然分为两个国家,但一致是周天子的分封之国。

楼令安静看着齐君环的表演和郤至喝醉后的丑态,不到必要的时候,根本不想有什么干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