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大臣在正式场合历来是称大王的。
这不是楚国还没有去掉王号吗?
另外,子庚也是隐隐在提醒步毅带着任务过来,不想搞砸别太嚣张了。
楚君招笑着说道:“寡人无异议。”
现阶段的楚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团结。
楚君招的主张之前不被接受,对吧?
现在,北上的楚军无法击败联军,另有吴军在江淮一带肆虐,给予了楚国各种派别重新弥合的机会。
楚君招只是比其他人更早看清楚局势,选择了认为对楚国有利的应对,奈何不被理解而已。
到了目前的形势,外部的强敌在逼迫不同意见的人接受现实。
在外部太高压的压力之下,楚国君臣近期开诚布公地谈了一次,他们答应举行会盟,其实很能够说明一切了。
当然了,该争取的肯定不能放弃,争取不到则是另外一回事,主框架却是不会变的。
得到答复的步毅能够看出楚国君臣恨不得吃了自己,他却一点不在乎地接受完楚国的款待,刻意留下来两天才启程返转。
等步毅返回复命,晋国高层得到了来自楚国的答复。
楚国选择在“宛丘”进行会盟,并且还暗示会配合晋国的安排。
“楚君以及令尹会一同出现在会盟现场。这是我们的重大胜利!”郤锜很难得脸上带笑。
表露情绪对郤锜来说真的很难得,可见到底有多么高兴。
一国之君是晋周。
晋国的中军将是郤锜。
作为一国之君的晋周,得到荣誉有用。
获得那种荣誉的郤锜对于达成“不朽”更进一步。
什么不朽?当代认为的不朽包括三个部分,也就是立功、立德、立言。
有比让楚国屈服更大的功绩吗?以时代背景而论,真的没有。
郤锜认为自己是一名有道德人,距离成为不朽,可不是只剩下立言了嘛。
一众卿大夫也很高兴。
他们当然能够分享楚国屈服的荣誉。
至于说追求成为不朽,每一名贵族都有这样的理想,但凡能够距离成为不朽更近一步,谁都会感到高兴。
步毅看到大家都高兴,飘飘然地讲述自己出使期间的各种嚣张。
“幸好没有坏事。”中行偃嘀咕完,补了一句:“看来,楚国远比我们所知道的更加虚弱啊?”
楼令就坐在中行偃边上,知道中行偃是刻意说给自己听,搭话道:“暂时只能这样了。”
楚国再是虚弱,他们的体量摆在那里。
目前的晋国是很强大,可是真办不到一战灭掉楚国。
至于说趁着楚国虚弱更狠地进行削弱?谁之前还各种抱怨,现实也让晋国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暂时真的没有余力继续扩大战果。
晋国的君臣聊自己的事情。
旁听的列国君臣在感情上就很复杂了。
总得来说,将要见证晋国与楚国会盟的人,他们一样感到无比高兴。
出现那种级别的荣誉,稍微粘上一丝都能争光,别说只要晋国与楚国实现和平,他们就能够少被折腾这一点了。
“伯国还没有派人去‘洛邑’吗?”宋君成表情比较怪异。
华元摇头说道:“没有,并且不像是要派人去的样子。”
宋国这个作为殷商叛徒和后裔的国家,他们绝对比其他国家的君臣在侍奉“正朔”上面更敏感。
这也就导致姬姓诸侯可以任性,宋国却要严律克己。
“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宋君成出于谨慎,问了这么一句。
华元非常犹豫,最终说道:“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可是没有必要;等真正要做的时候,能够发现来不及了;想要进行补救,深切感到无能为力。”
涉及到周天子和姬姓诸侯的游戏,宋国最好还是悠着点。
宋君成仔细品了品才搞清楚华元的意思,脸色变得更为怪异了。
其他国家的君臣也在讨论。
相比宋国君臣而言,来自其他国家的君臣要随意多了。
不少国家的君臣看得出今年到处充满了诡异,可是他们要么有心无力,不然就是根本不在乎。
“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啊!”齐君环脸色很是严峻。
高固先是愕然,随后问道:“君上不想吞并莱国了吗?”
国书很是纠结,一直保持着纠结,话没有讲一句。
论纠结,齐国君臣都一样。
齐国在很多历史阶段充当周天子的打手,他们乐意并且获得了诸多的实惠。
诸侯之长嘛,郑国搞出幺蛾子之后,有实力的诸侯都能够争一争。
论成分的达标程度,偏偏是齐国最为合格。
齐国合格到什么地步呢?他们即便是打不过晋国,一次次充当周天子的急先锋,再被晋国摁在地上锤。
世人都知道齐国对晋国的称霸不服气,也就是齐国给晋国捣乱是想恢复曾经的荣光,可是也要认可齐国对周天子的忠诚啊。
迫使楚国屈服并去掉王号的事情由晋国来办成,不会有人比齐国君臣更为难受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