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的晋军以小队模式作战,平均一队为五十人,他们就像是海浪一般层层推进。
郤锜站在城墙上看到战法,狐疑地说道:“怎么跟我们家的战法一样啊?”
其实,那是先氏的战法,后来才成了郤氏的战法。
不过,赵氏、范氏、荀氏、韩氏、栾氏这五个家族也获得了先氏的战法,只是他们没有完整接收,自然也就没有进行复刻。
“一样吗?”郤至注视了一会,说道:“看着是一样。”
郤锜立刻对楼令发出召唤。
再是亲密,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过界的!
“中军将,中军佐。”楼令本来都已经入城,得到通知返回城墙。
郤锜指着正在层层推进的部队,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什么?”楼令不是要装傻,是真的有些没搞清楚状况。
郤锜立刻变得满脸严肃,说道:“战法啊!”
“哦,是这个啊?”楼令正色说道:“打巷战的话,敌军层层设防,地形又十分的复杂,我只能拆分一个又一个小队,让他们交替攻坚而上。”
先氏的潮水攻势,核心就是以层层叠叠的攻势去瓦解敌军,交替攻击的几方部队可以得到更多喘息时间。
可别以为潮水攻势好学。
很多国内外的影视作品中,一直将志愿军形容成仗着人多,打人海战术的军队。他们懂个屁啊!真正知道详情的人就是在恶意抹黑。
“不一样啊,我给每一队将士的指令,攻克一个地方进行驻守,又下一支队交替接着攻坚,第三支发起冲锋的队伍则是需要负责肃清周围了。”楼令不是在讲废话,战法跟先氏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区别在哪里?
如果郤锜和郤至听懂了楼令的话,他们会知道楼令安排的战术比先氏的战法更复杂和先进。
幸好郤锜是听懂了,算是误会解除。他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说道:“这一套战法会教给杨和耀吧?”
楼令笑着说道:“他们愿意学,我肯定乐意教。”
书本就摆在那里,想学的人都能看,很现实的事情是并非所有人看了就能懂。
教徒弟也是那样,同样的一种知识,不一定能够学得会,哪怕是学会了理论,实际应用可能会衍生出更多不同的方法。
作为执行者的晋军,楼氏的部队冲在最前面。
而楼氏的军队能够将楼令的指示更好的执行,离不开足够的骨干力量。这些楼氏的骨干,他们每一人都获得过教育,每一次升职也会再获得一次深造。
所以,同样的一种战法,有没有足够的骨干力量是分水岭,包括能不能真正执行,意图的执行质量等等。
拿郤氏从先氏获得的战法来说,讲事实就是郤氏只是学了一个形,未能将那一套战法完整复刻,接受的到家就是使用同一套战法,郤氏付出的死伤远比先氏更多,进行突破的效率也会存在区别。
怎么说呢?先氏起码冲击的波次控制得很好,轮到郤氏来执行更像是人海冲锋了。
硬要说还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先氏会刻意培养勇猛之士,郤氏则是没有掌握这一个要点。
郤锜现在就越看越不对劲,想道“楼氏的战法……,怎么看着比先氏用起来还厉害啊?”
这里就是郤锜没有意识到骨干所能发挥的作用。
先氏培养的骨干是猛士。
楼氏的骨干可不止是猛士,有可能不比先氏的猛士能打,可是楼氏的骨干绝对比先氏的猛士有脑子。
轮到郤氏这里,他们非但没有刻意培养猛士,连骨干的作用都被忽略了。
有没有人发现郤氏的疏忽之处?一定有的啊!
只是呢,不管是谁发现了郤氏的疏漏,只要不是郤氏的族人,没有人会去指出来,其中包括楼令。
并非楼令不愿意指点,根本原因在于会过界。
不是郤氏的族人,发现问题去告知,尤其楼令到了那样的身份高度,很难不被郤氏误会在刻意盯着。
等轮到郤杨成为郤氏大宗之主,或许楼令会指点郤杨来弥补郤氏私军的不足吧。
毕竟,师徒的关系在,师父指点弟子就不算是过界了。
至于楼令到底会不会干?一来是看郤杨或郤耀愿不愿意求教,再来就是楼氏是否极度需要来自郤氏的助力。
这可跟楼令发现问题没有纠正,算是忘恩负义扯得上关系。
供求历来就是那么一回事,有所需求才有所索求,没有需求自然也就不存在供求链。
郤锜和郤至一边看,一边讨论来怎么加强自家的战法。
前面,楼令还站得很近,后来他自己挪到一边去了。
避嫌嘛,本就是做来给人看的。
攻势是在中午用饭之后开始,尽管推进的速度已经算很快,受于地形的因素,再加上不能某个区域突得太前面,更多的区域在很后面,整体的协调无疑是要进行的。
“让武慢一些。他现在就算是攻到宫城,没有任何的用处。最重要的是整条战线的维持!”楼令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很能打,很多时候是苦恼太能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