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也就是说,晋国的东征军一路上没有遭遇到丝毫有效抵抗,哪怕是有鲁国贵族出现,他们没有跟晋军高层讲战事,聊的事情是晋国要铸鼎的事。

那些出现在晋军高层面前的鲁国贵族,他们极力反对晋国在鼎上铭刻立法的文字,认定是一种背祖忘宗的行为。

什么背祖忘宗?

类似的事情,曾经有一位周天子就那样骂过晋国之君。

现在嘛?鲁国贵族指责晋国背祖忘宗,特指竟然要破坏“礼治”的这一项秩序。

宗周进行的是“礼治”的玩法,依靠礼乐来制定规则,执行了四五百年之久了。

只要“礼治”的规则仍在运行,无论周王室的实力再怎么弱,起码仍然可以当明面上的天下共主。

一旦“礼治”不复存在,不就是完全的礼崩乐坏吗?到了这一个阶段,本就让统治变得名存实亡的周王室,大概率是要很快走进坟墓了。

真的到了那一步,以为受到伤害的只有周王室?怎么可能的嘛。

旧有秩序不复存在,首当其冲的一定是周王室,第二个陷入绝境的国家则会是鲁国。

为什么啊?因为宗周制定秩序的时候,鲁国跟齐国是很重要的一环。

鲁国不如齐国,旧有秩序崩塌,属于鲁国的很多特权就将消失不见。

届时,失去特权保护的鲁国,他们没有自保的实力,不是被齐国所灭亡,也会被晋国所吞并,可轮不到一直自号蛮夷的楚国来终结鲁国的国祚了。

发现事态严重性的鲁国,一国之君没有拿出什么好办法,治下的贵族可不管那么多了。

一直在东进的晋国东征军团,他们一路上遭遇到太多来讲道理的鲁国贵族,换作是其他人实际指挥很可能被搞得抓瞎,谁让东征主帅是郤杨,真正做主的人是郤至呢?

郤至前面还愿意接待半路拦截的鲁国贵族,一次、两次、三次遭遇到相同的事情,后面很直接让想靠过来的鲁国贵族滚蛋了。

让滚不滚?郤至可没有忘记是来报仇,干得出扣留鲁国贵族的事情,抓了那么几批之后,直接让鲁国贵族变得识相。

就事而论,在识相这一方面,无论是学习周公旦儒学的儒生,亦或是后面的各种儒生,他们通常是会比较识时务,算是一种一脉相承了。

当然,上面说得是平均率,并非是指所有人。一个群体中,总是要有那么几个硬骨头,要不然这个群体也传承不下去。

只不过,当代的鲁国贵族极其缺乏硬骨头。

根据楼令所知,也就说道:“军队已经在‘曲阜’城外驻扎。现阶段,鲁君派出使者出城,在商谈投降的条件。”

那是半个月之前传回的消息,不知道鲁国是不是已经投降,或是东征军团正在准备攻城。

楼令更倾向于东征军团在准备攻城,亦或是已经展开攻城的行动。

攻打一座城池?军队抵达想要攻打的城池郊外,一定需要时间来打造攻城器械。

这一次,楼氏参与了东征,楼小白带去了近两千的工匠。

要实施攻城的行动,并且想要完成攻克,怎么都要给楼氏的工匠至少二十天以上的时间,将一应的攻城器械给打造出来。

考虑到郤至是一个急性子,未必愿意等到攻城器械积累到一定的量,极可能第一批攻城器械被打造出来就展开攻城,闹得楼令不是那么好精确判断情况。

“鲁国有‘君子之国’的名声,有太多喜欢耍嘴皮子的人。他们还喜欢在别人愿意听道理的时候得寸进尺,很难让上军将轻易接受鲁国的投降。”娇姬可谓是把鲁国那些君臣了解透了。

就实而言,当代列国的君臣,谁还搞不懂鲁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很多国家是跟鲁国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平时愿意迁就着而已。

以前的晋国需要鲁国阻挡齐国西进,一样是忍着恶心在支持鲁国。

齐国干脆就是弄不死鲁国,不得不一直被恶心。

到了当下,形势已经变了!

当然,郤至可能对形势发生变化,没有太直观的认知。

不过没有关系,无论形势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反正郤氏的人不会惯着鲁国。

“真要攻克‘曲阜’啊?”娇姬跟其他晋人一样,不怎么喜欢鲁国这个国家,可是清楚将鲁国都城攻克的影响。

当前距离周公旦离世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主流阶层才不会顾及什么香火情。

再者说了,周公旦也不是没有死敌,只是姬姓列国的力量占优而已。

娇姬所说的不是其它,指的是一旦鲁国被灭,天下列国就要更加惶恐不安了。

“按照事先的约定,大军只会攻破外城,不会对宫城动手。”楼令给出答案。

打是一定要打的。

可不会鲁国想投降,真的就轻易让他们投降成功。

拿捏好那些分寸,至少可以短时间内让鲁国一众贵族闭上嘴巴,不再对什么事情都叽叽歪歪。

创造那样的环境,当然是因为晋国接下来会公示写了律法文字的大鼎,不希望鲁国贵族跑来没事找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