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够被多数国家所讨厌,真的是没有理由的吗?偏偏鲁国不强大啊。
到现在这个阶段,鲁国被多数国家所讨厌,主要是他们明明不强大,君臣却在是想依靠晋国当区域霸主,时不时还欺凌周边的袖珍型小国。
标榜自己是礼仪之邦,还口口声声自号“君子之国”。干得事情倒是挺符合礼仪之邦的标准,喊自己是“君子之国”却在干向更弱者挥刀的操作,搞笑的事情是还屡屡玩砸,真的是令人喜欢不起来。
知道鲁国君臣能够脑抽到什么程度吗?他们竟然敢开口让晋国让出一个保护国。
也就是,鲁国君臣告诉晋国君臣,某某国家的保护费你们就别收了,那一份俺们要吃下。
好家伙!
鲁国极度依赖晋国的保护,没有来自晋国的庇护别想过安生日子,不但时常恶心晋国,还开口要晋国让出一个保护国。
那是脑子正常的君臣能干出来的事情?
“听父亲说,晒太阳能补钙?”楼小白一边想着鲁国的黑历史,一边感受微风的吹拂。
还有晒太阳能补钙这种说法?可是真的能够起到补钙的作用,只是通过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间接补钙,并不是最佳的补钙方式。
人要是适当的多晒太阳,真不会是什么坏事。
当然了,劳苦大众哪一天不用晒太阳?只有一些在特殊岗位或生活太优异的人,他们才需要特别去晒太阳。
楼小白距离“曲阜”大概有个六七里地,位置在一个小山坡的顶上,视野显得非常开阔。
在“曲阜”的城外,晋军的营地分布得很广,基本将“曲阜”的各条要道给控制住。
什么叫晋军的营地分得很广?简单来说就是七万左右的大军不是挤在一块。
同时,鲁军并不是完全龟缩在“曲阜”的城内,楼小白所处的位置是在“曲阜”的西北方向,在距离他所在位置约四里左右的地方,那里有鲁军事先构筑起来的营盘。
那个鲁军的营盘里面大概有一万三千左右的兵力,他们在晋军过来之后,暂时并没有采取什么大动作。
孤城不守的道理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城池的防御方并不会傻到将所有军队龟缩在城内,一般会在城外构筑一座营寨,与之城池形成犄角之势。
因为无法居高临下观察“曲阜”城内的情况,所以只能是依靠一些碎片信息进行猜测,城内鲁军应该是在两万左右的样子。
早知道会有晋军实施入侵的鲁国,他们怎么就集结出三万多军队的数量?
按照《周礼》的限制,鲁国是可以组织三个军团的兵力没有错。
可是,整个鲁国绝对不止只有三万七千五百名将士。
那就要了解鲁国这个国家的奇葩程度,例如上一次被楼令一吓唬,有得是鲁国贵族突然间生病或是外出访友,出发点就是为了逃避参加国战。
这一次,鲁国庙堂尽力调兵,能够用于防御都城的部队,好不容易才凑到三万出头。
怎么会这样?简单就是因为鲁国贵族太聪明,知道压根就打不赢晋军,不想将自己的家族私军填进去。
跟多数鲁国贵族笃定郤氏和楼氏不敢灭掉鲁国的国祚也有关系,认为只要让郤氏将那口恶气给出掉,鲁国跟晋国又能是兄友弟恭了。
鲁国在面临入侵所表现出来的姿态,是不是看着很熟悉?这就没有错了,完全是学儒之人趋利避害的一种表现,出现在很多由儒门把控的大一统王朝时期。
因此不能将所有黑锅都扣在孔门之儒头上,只是孔门之儒后来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干了太多不地道的事情,活该吸引了所有的火力。
鲁国贵族群体的心态,造成晋军都已经兵临“曲阜”的城下,瞧着鲁国上下仍旧是那一副扭扭捏捏的模样。
话又说回来,历史上的鲁国不就是在这一副扭扭捏捏的状态下给亡了国吗?他们丢掉了大部分的疆域,剩下一座“莒”城苟延残喘,认定可以无忧无虑过自己的小日子,结果黄歇稍微一操作就亡了鲁国的国祚。
“你倒是清闲。”郤杨知道楼小白在哪,特地找了过来。
在那之前,郤杨刚见完季孙行父一群鲁人,听了太多的“道理”被搞得快长出新的脑子。
到现在,鲁国都还在阐述上一次不前往会盟的原因,对于郤武子出征死于鲁国境内是完全避而不谈。
别说是郤氏和楼氏入侵鲁国是一场家族私战,哪怕是来打国战的状态,会因为鲁人的一些话而离开吗?
完全就是鲁人太聪明,聪明到想着三言两语消弭战争,其它代价那是一点都不想付出。
楼小白“嘿”的一声,指着鲁国都城说道:“一帮插标卖首之辈统治的国家,他们这一次倒是猜得很对,我们顶多就是教训他们一顿,不会亡了他们。”
郤杨当然知道这一次东征的底线在哪里,冷笑着说道:“攻破外城,不知道会不会让身处庙堂之上的鲁国君臣吓得尿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