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列国代表被办得很正式。
什么叫正式?既是一切按照原有规格和礼仪来操办,看不到什么新奇的玩意,亦是不会出现任何的疏漏。
应该提到过几次了?越是正式的场合,细微到食物只能上那几样,餐具也必须是按照等级来分配。
上面的规则一直到现代都仍然被遵守,越重要或严肃的场合越是不接受新鲜玩意。
很多人不喜欢繁琐的规矩,可是“规矩”这一种玩意,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区分于到底是文明或野蛮。
来自诸夏体系之外的异邦,他们参加这种处处充斥规矩的应酬,手脚无处安放不提,眼眸里透露着明显的自卑。
除了极度愚昧的人会拿野蛮当有趣之外,表现得野蛮无外乎就是用于恫吓,并非不想也表现得彬彬有礼。
问题是什么?能够表现出彬彬有礼的人,他们通常是拥有实力作为保障,哪怕轻声细语也需要让其他人专注聆听。
当然也存在反面的例子,明明没有实力却显得极其自持,强大的假象被打破之后,仍然活在自己封锁起来的世界,不肯承认落后于他国的事实,关起门来继续叫嚷自己才是天朝上国。
在当前,宗周体系的国家,再是弱小面对异邦也存在优越感。
没有其它因素,纯粹就是小国所拥抱的世界,比之异邦无论在武力或是文化上都存在巨大的领先优势。
现代一些鼻屎大且没有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家,他们为什么敢对东大龇牙?不正是因为他们自恃为某体系的一员,有很多大哥充当后盾嘛。
很多宗周体系的小国,他们可能打不过某个异邦,无论是主动挑衅或是遭到入侵,随随便便就能够喊来其他诸侯出兵襄助,他们当然敢瞧不起比自己强大的异邦了。
而在诸夏这一边,守望相助在很古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概念,朝贡体系形成之后更是遵守契约精神。
肥国的代表怎么就敢挑衅远比自己强大的鲜虞代表?因为肥国代表笃定就是能摇来晋军啊!
肥国?竟然有用“肥”当国号的国家?确实是有,他们是白狄的一支,后来融入宗周体系。
现如今,肥国与邻居鼓国受到晋国的保护,确切来说是受到范氏的保护。而鼓国也是白狄的一支别种。
“狐氏不是一直在征讨楼烦吗?怎么楼烦人一直在讨好狐氏的人啊。”郤杨很是不理解地向楼小白提问。
楼小白答道:“因为楼烦打不过狐氏。”
这么简单的答案让郤杨听了秒理解。
其实,真的就是那么简单,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极少数才会明知道打不过都咬牙继续坚持,更多则是想着用讨好敌人的这种方式尝试来免除苦难。
无论是个人或是集体,认怂那一刻不会免除苦难,相反会让对手变得更加残暴。
“这样看起来,三戎反倒更像是人。”郤杨哪会不知道郤至征讨过三戎,仍然想要继续征讨。
三戎也有代表在场,他们在一应异邦来人之中表现得最为不卑不亢。
所以了,哪怕三戎弱于多数宗周体系的列国,比之另外的异邦代表得到更多的尊重。
那正应了一句话“输人不输阵”,证实了脸面确实是自己挣来,不是祈求他人施舍。
在一众异邦代表之中,不会缺了范氏的死敌鲜虞人,也有位处晋国、郑国、卫国包夹位置的南燕。
范氏从头到尾都没有派人刁难鲜虞人,必须接触的时候却是会带着傲气。
有问题吗?没有丝毫的问题,晋国的强大允许晋人面对他国或其他势力带着一股子的傲气。
“你今后要长久待在秦地了?”郤杨表现出十分的不舍。
楼小白点头说道:“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三五年都需要在秦地。”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郤杨问道。
在这一方面,楼令没有向郤氏求助,不该由楼小白来提。
另外,楼令已经与各个在秦地有封地的家族谈妥,以他们在秦地的封地面积,均摊出动的劳力。
各个家族得知楼氏要在与义渠比邻的区域大肆修建“武城”之后,并没有让多少家族感到不解或惊讶。
毕竟,从殷商到宗周,真的没少使用这种战法针对异族,通常会取得很不错的效果。
那是真的!
殷商攻打东夷或南蛮,经常会使用堡垒推进战术,一场战役也才屡屡需要打个十来年之久。
宗周的堡垒战术则是侧重于布防,避免总是被各种异邦长驱直入。烽火台示警系统在西周就显得极其重要,争取到了征召大军,向诸侯摇人,集结了更多的部队来抵御异邦的入侵。
因此,楼氏对义渠玩堡垒战术,只有那些不具备阅读史书资格的人,他们知道之后才会觉得惊奇,知晓历史的人知道是在遵循前例。
只不过,楼氏竟然使用堡垒战术,一下子也让他们猜测义渠恐怕不是那么好对付。
楼氏消灭林胡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过程中有没有爆发大规模交战则是极少人才知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