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这就是贼军仿制我军的燧发枪。”

“但从工艺上看,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包括其内部构造,可以说跟我军目前使用的燧发枪,一模一样。”

吕宋岛。

刚刚建完的度假中心,

在韩林的面前,

此时摆放着一把燧发枪。

一眼看去,

跟齐国的工匠所制造的燧发枪,没有任何的区别。

在韩林的面前,

一名工匠还在不断的跟韩林解释。

韩林算是听明白了。

“所以,你的意思就是,这伙人已经掌握了燧发枪的制作方法,而且已经列装军队了是吗?”

韩林紧皱着眉头,难得的露出严肃的神情。

“是......是。”

那名工匠可以说是满头大汗,生怕韩林因为这件事,给他脑袋砍了。

毕竟他参与制作燧发枪,也有好长时间了。

这些参与其中的工匠,

都明白,

燧发枪对于齐国的意义。

这样的新式武器,可以说彻底的改变了以后的战争形态。

虽然说,

在齐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并不是依靠燧发枪来完成的。

但齐国依旧可以凭借这种新式武器,

不断的扩张疆域。

然而现在,

燧发枪诞生才不过一年的时间,

就已经被别人开始仿制。

这帮人,

还很有可能,就是几个月以前,在青州东部发起叛乱的叛军。

也正是因为如此,

才让那名工匠害怕的瑟瑟发抖。

不过韩林也不是弑杀之人,

而且,

燧发枪的工艺,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只要明白了工作原理,

就能很容易的仿制。

更不要说,

仿制武器的人,大概率还是个重生者。

虽然韩林并不清楚,叶清秋的前世到底做了什么,但想来身为重生者,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至少,

不会是个蠢货。

而且燧发枪被仿制的问题,

韩林可以说早有预料。

当时从系统奖励了燧发枪的那一天开始,

韩林就已经着手,让人研发后装枪了。

到目前为止,

进度似乎还算不错,

根据上一次给韩林的汇报,目前纸壳弹药的实验,已经获得了不错的结果。

但是有一个问题,却始终无法攻克,那就是后装子弹的气密性。

这就使得,

枪的射程和精准度,都无法获得保证。

其实历史中,

第一支后装枪,

也就是普鲁士的德莱赛后膛击针步枪。

1841年,德莱赛解决了针发枪的几项跨越性的关键技术后,德莱赛步枪立即被普鲁士军队采纳,并以M1841的名称列装。

当时发明这把枪的时候,

世界范围内,

使用的都是燧发枪。

也就是说,

这两种枪都处在一个时代,

而德莱赛步枪因为采用了后装子弹的缘故,使得射速大大提高,同时在射击时,也不必在采用排队枪毙的队形,而是可以卧倒射击。

但是,

这款枪,毕竟是第一支后装枪,

所以在气密性和纸壳子弹的问题上,导致射程和精准度都是问题。

其实这些缺点,

韩林也都知道。

但是有啥办法呢。

这年头,

都是纯手工制作,工业基础直接等于零。

反正只要能做出来就完事了,

毕竟燧发枪在精准度上,也强不到哪去。

除非说在枪管里,刻膛线。

这样做,

确实可以大大的提高精准度,

但是这样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作为前装枪,塞子弹的时候会非常费劲。

所以即便膛线很早就被发明了出来,但各国依旧使用的是滑膛枪。

至于现在,

韩林的要求也不高,就是尽快的把后装枪搞出来。

至于叶清秋?

就算仿制出来燧发枪,又能如何。

为什么,从古至今,造反的藩王那么多,最后成功的只有朱棣一个人?

而且这些藩王造反,动不动就是七王之乱、八王之乱,互相联合在一起,就是打不过中原王朝?

原因就在于,

双方的体量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藩王能调动的力量,就只有你这么一块地。

反观对面,

可以调动全国的兵马、资源来跟你对抗。

所以,

除非你能一击毙命,直接杀入都城,把皇帝给宰了。

否的的话,

只要拖下去,

最后赢的一定会是中原王朝。

至于朱棣为啥成功了?

其实在靖难之役的前几年,朱棣也在跟朱允炆的军队打,但是打了一段时间后,朱棣发现了不对劲。

继续这么好下去,

输的肯定是自己。

既然这样,

为什么不直插首都心脏?

后面朱棣就是绕开了明军主力,直接挥师奇袭南京,这才最终取得成功。

而现在,

叶清秋面临的问题也是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