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农门小夫妻:我挣钱你捞权 > 第706章 太师府百日宴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袁枫自知今日与商家姑娘相看,对方并未看上自己,很是识趣的再拱手施礼。

“本世子不便再叨扰商姑娘,先告辞了。”

发傻的商知听得一怔一怔的,除了点头,好似还没从中恍过来。

眼看男人礼貌的从身旁错身离去,忽然,商知后知后觉意识到了什么,眼眸微亮,情急转身唤住了男人的脚步。

“袁世子请留步。”

袁枫闻言一怔,莫明的转身看了看小姑娘。

也就是男人的这一眼,让小姑娘的心口小鹿撞个不停,她不敢断定猜想,但又害怕错失。

毕竟,养眼的老男人太迷人了,有没有。

————————

时间很快来到了孩子的百日宴,皑皑冬雪也阻挡不住太师府的喜庆欢腾。

几进的厅堂布设多个席面,男女宾客分席,佳肴美酒、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女宾主桌,李婉与两位亲家母毕氏、阮氏相聊甚欢,却也没忘了招待同桌的太太夫人吃酒尝菜。

刘氏作为同桌唯一商贾出身的太太,渐渐的也大着胆子逢迎身旁太太夫人们的玩笑,随着太师府这座靠山,刘家连带着刘氏的娘家在盛京,亦算是商贾中极有脸面的商贵人家。

殷家的金老夫人因着头几日偶染了风寒,今日只有殷家大太太赵氏前来赴宴,赵氏在这场宴席上,是吃出了百感滋味。

前几日赵氏听老婆母说起,自家闺女或是被皇后相中,若闺女真能如愿嫁入皇室成为三皇子妃,她自也是高兴的。

但又听老婆母说起,老公公曾在某古籍中翻阅过当初三皇子身中的奇毒,许是早已损害了男儿根本,就怕日后闺女——。

思及此,再瞧见太师府今日的喜庆,赵氏心头油然股子酸涩之意。

今日李婉高兴自是没注意赵氏的惆怅,而且身旁的永昌候夫人、她的亲家母毕氏,因着与商家落订了亲事,一个劲的在李婉耳边夸起商家姑娘是怎么个知书达理、怎么个温婉讨人云云。

看得出来,毕氏实在喜欢未来儿媳妇商姑娘的紧,要不是今个她家外孙百日宴,指定得起身前往商家太太那桌与未来亲家母好生唠唠。

袁、商两家儿女订亲之事,关系交好的人家多少是听说了的,据说是太师府李夫人给保的媒。

虽说袁世子是个马上奔三的老公子,到底侯府底气在那,谁不得说是商家闺女好运道。

席面上,同桌的商太太与裴太太因着两家男人是翰林同僚,两人自是聊得来,期间,裴太太不时往主桌李夫人身上打量。

搁以往裴太太是不敢多看几眼,就怕被外人说道,毕竟他家老爷与太师是同届入朝的进士,少不得会被说成有意攀附。

自打裴大人裴业与自家太太提及,有意将闺女撮合给太师府养少爷,由此,裴太太便忍不住心底的雀喜。

到底是太师府养少爷,其姐还是梁亲王府二太太,这门亲是他们裴家高攀了的,便是不知李夫人可真能瞧上她家桐姐儿。

啥也不知的裴疏桐与众受邀闺秀坐一桌,席间是个极有分寸周到的小娘子,若遇着年岁小些的秀女想吃的菜品夹不到,她都会在旁帮衬一二。

身兼任务使命在的李明瑶小姑娘,不时打量观察裴姑娘的言行举止,嘴角边的姨母笑根本没下来过。

聪明如她,在大伯母给她颁下这道任务开始,便猜到了什么,再以她对家中未婚配的兄长排序,便知道大伯母定是在帮秋生兄长相看姑娘。

坐在她身旁的沈云锦,几度因着她的傻笑而感到莫明且瘆人,感觉明瑶好似在打着什么坏主意似的。

冬日的宴席并未持续过晚,下晌宾主尽欢过后,宾客们便陆续拜别出府。

小明瑶很识趣的主动来到懿祥阁与大伯母做总结汇报,听闻小丫头对裴家姑娘的夸奖,李婉便忍不住嗔笑她人小机灵劲十足。

这时,仲夏打帘子前近禀报道。

“夫人,皇后娘娘身边的春夏姑娘来了。”

李婉闻言并不意外,心想该是宫里的长兄嫂为他们李家的哥儿送来贺礼。

却听仲夏接着道,“春夏姑娘说,皇后娘娘急诏夫人您进宫一趟。”

李婉:……

身旁的小明瑶听闻此,非常识趣的起身福礼,“大伯母,瑶儿去为大伯母准备暖手的汤婆子来。”

“好。”李婉笑笑点头。

皇后突然今日诏她进宫,莫不是有什么要紧事?

思及高帝的隐疾,李婉不禁有了猜想。

很快,孙娘和仲夏为李婉换上了诰命朝服,梳妆戴冠,临出院门前,李婉接过小侄女明瑶为她准备的汤婆子,带着孙娘一道随着春夏进宫。

今日宴席过后,李怀江与两位亲家宁晏、永昌侯辗转到书房,再次吃茶聊起当下朝中的局势。

要说朝堂历经几番血洗,不会再有那与余党牵连的官僚,但眼下大盛紧密布署的滇关、幽关战事,以及京中官僚家中查获的眼线,稍有不慎,将会使得好不容易稳固根基的大盛再次动摇。

宁晏得知此次牵连最深的官僚府邸,不由得大吃一惊。

“钟家?可真确定是钟家?”

那可是兵部尚书府,钟尚书乃皇上最是重用的心腹肱股之臣,不想,连钟家也早被那些人给盯上了。

李怀江点点头,看向永昌候。

永昌侯叹息道,“钟尚书手里兵权甚重,轻易不可打草惊蛇,那人潜伏在钟尚书身边多时,保不齐会引起对方察觉。”

李怀江笑笑,道,“难得侯爷也有如此冷静分析的时候,不错。”

永昌侯好想翻个白眼,“诶老李,你这话本侯就不爱听了。”

宁晏又道,“如此一来,此事稍有差池,若是让对方扼住钟尚书的命脉,彼时盛京岂不是会毁于危难。”

李怀江闻言长长的叹了口气,他所担心的便是这一点,需知兵部尚书手中权势如同国防部长,整个大盛的安危只稍他动动手指头,便可拉起警戒。

如若此人在兵部尚书手里夺得国防兵权,比之以往的几次清剿更为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