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贵妃却不肯罢休,她软硬兼施,恩威并济,试图说服昝双英。
就在这时,皇帝朱棣突然到来,他得知了冯贵妃的计划,顿时龙颜震怒!
他大怒道:“胡闹!朕早已决定将昝双英许配给镇国公世子,你们谁也不许打她的主意!”
原来,朱棣认为昝双英是难得的人才,应该嫁给有功之臣,以笼络人心。
昝双英听到这话,却是不由得大吃一惊!
她和镇国公世子素不相识,更不曾见过,而且,她与张翠山相知相许,早已私定终身。
这件事,武当派上下尽皆知闻,也是尽皆喜闻乐见。
所以,此时听闻皇帝的旨意,一直古井无波的心中,也是控制不住的大惊失色!
开玩笑!这位可是一国之君,出口就是圣旨,不可违逆。她现在不解释清楚,万一这位皇上一纸圣旨赐婚下来,她想不嫁都不行了!
昝双英忙在双清的搀扶下,勉强站了起来,躬身说道:“民女启奏圣上,请皇上收回成命!民女心中早有意中之人。我们二人情投意合,早就私定了终身。”
皇上一愣,微微诧异道:“你有了意中人了?是哪家的少年英杰、名门公子?难道他比镇国公的世子还要高贵?”
双英躬身回禀道:“回皇上的话,他也不过是一介布衣草民。没什么出奇之处。不过,也算得上是名门高弟了。他便是张三丰老前辈的第五弟子,江湖人称拐杖剑侠的张翠山张五侠。”
实际上,皇上心里的意思,是想将她纳入后宫,让她做自己的贵妃娘娘的。
毕竟,皇上后宫佳丽三千,是有点夸张,但是,三百个,还是有的。而且,贵妃娘娘的称号,只是一个,真正的贵妃,也就是西宫娘娘,是住在承乾宫的。
现在,冯贵妃处处针对郑贵妃,争的就是这个承乾宫的话事权。
众所周知,只要住进了承乾宫,就是西宫娘娘,在皇宫内苑,就是仅次于东宫(也就是俗称的正宫娘娘)徐娘娘的存在。
只是,碍着张三丰的面子,他不好意思说出来罢了。
此刻,当他听到双英的话,立刻心中一沉,心里暗暗的道:“你看上的那个人,居然是那张老道的那个残废徒弟,张翠山?!朕这堂堂一国之君,居然比不上一个残废?”
他心里顿时就涌上一股浓浓的失落与醋意。
但他知道,如双英这般绝世无双的巾帼奇女子,绝对不会为权势所迫,轻易折服的。
不说别的,单从胡、黄两家灭门惨案之事,双英宁愿牺牲自己,担下所有的罪责,也要保得殷梨亭安然无恙。如此重情重义、视死如归的气概,不说女子中罕见,便是男子中,也是绝无仅有。
朱棣强压下心中的不快,沉声道:“即便如此,朕的旨意已下,断无更改之理。你与那张翠山的私情,就此作罢。”
昝双英闻言,苍白的脸色更加白了几分,身子也是摇摇欲坠。
她在妹妹的搀扶下,勉强稳住身子,咬紧牙关,坚定地说道:“皇上,民女与张翠山的感情深厚,无法割舍。恳请皇上成全!”
朱棣眉头紧皱,他没想到昝双英如此倔强。正当他思考如何回应时,郑贵妃走了进来。
她得知了事情的经过,顿时就心生一计。
郑贵妃走到朱棣身边,低语道:“皇上,既然昝姑娘心意已决,不如我们成人之美。”
朱棣疑惑地看向她,郑贵妃继续说道:“皇上可以赐予昝姑娘一份特殊的恩赐,让她与张翠山完婚,但要她为朝廷效力。如此一来,既能满足昝姑娘的心愿,又能为皇上所用。”
朱棣思考片刻,觉得郑贵妃的提议可行。他看着昝双英,说道:“昝双英,朕可以成全你与张翠山的婚事,但你必须为朝廷立下功劳。否则,别怪朕反悔。”
昝双英感激涕零,跪地谢恩。
她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结果了。
离开皇宫后,昝双英将此事告知了张三丰师徒。众人决定共同努力,为朝廷和天下百姓做出贡献。
这且慢表。
却说,这位成祖的皇帝,在郑贵妃的陪伴下,离开了永安宫,回到了长春宫。
在路上,他回想起昝双英听了他的口谕之后的反应,她脸色变得苍白,再次跪地叩头,坚定地说道:“谢皇上厚爱,但民女与张公子有约在先,今生今世,非他不嫁。请皇上成全!”朱棣见状,心中更加不悦,但碍于张三丰的情面,也不好强行逼迫,只得无奈地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此事先如此吧。你先出宫,就在驿馆住下,等着朕的谕旨示下。”说完,他挥手令她离去。
却说,刚刚在双清三人的陪伴下,返回驿馆的昝双英才松了口气,心想总算暂时躲过一劫。她决定不等皇帝的圣旨颁下,就尽快离开京城,以免再生变故。
而冯贵妃则因为此事惹怒了皇帝,从此失去了宠信。
而皇宫内苑中,次日清晨,朱棣神清气爽地起了床,而郑贵妃则早已梳洗打扮完毕,等待着皇帝的召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