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体制内的朋友讲,他们在机关食堂吃饭,一日三餐只要两三元钱,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当时那些在体制内的朋友,虽然要抗击疫情、保障民生,确实非常辛苦,但却不用担心下个月的工资和家庭保障问题。

其实大家谁不辛苦。

因此,他放弃到蓉城的那家国企上班,而是选择了报考随后举行的国考。

作为渝州市最好的大学,谢成云顺利的考取了公务员,随后在7月份毕业之后,被分配回户籍所在地诚县,后又被组织部下放到了老家方坝镇,成为了镇政府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

对此,虽然不是很满意,但谢成云也无所谓。

自己出身农民家庭,一没关系,二没金钱,想留在县城一个好的行局工作,几乎不可能,因此,两世为人的谢成云也很快就接受了组织安排的现实。

回到老家所在的乡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暂时不用为居住的房子发愁。

方坝镇镇政府距离老家很近,步行也只要二十多分钟。

因此,每天下班之后他就返回老家,与父母同住,早上又步行到镇政府上班。

在体制内混,如果没有其它事情,一般喝茶看报就是日常,尤其是现在这个互联网尚没蓬勃发展起来、上网大部分还是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的时代。

不过这个很快就会得到彻底改善。

当然,像方坝镇这种小地方,估计要更晚一点。

镇政府这边其实也配置了一些电脑,但并没有达到人手一台的地步。

这时候,即使是在政府里面,尤其是在乡下,很多人还不大会操作电脑。加上电脑也不便宜,乡镇一级的政府也没有那么多经费来大面积置办。

不过这对谢成云而言不是难事。在大学二年级,喜欢电脑的他,就用节省下来的奖学金购买了一台二手台式机,还专门请教隔壁建院学习计算机的中学同学如何安装操作系统,win98、2000、xp等,不在话下。

但政府里,办公室安装的都是那种大脑袋的显示器,通常是14英寸,win98系统。网络虽然安装了,但速度奇慢,还经常掉线。

当然,网吧要好多了。

大城市虽然也比较普及,但也还没达到人手一台的地步。谢成云毕业前夕,宿舍7人,也只有他那台台式机,平常大家一起共用。

只有隔壁计算机学院的,据说是人手一台,奢侈的不行。

前世的时候,因为出国,在孟国的项目部,当时的领导比较开明,从国内买了8台戴尔笔记本,谢成云因为是翻译,也给他配置了一台,让很多同事羡慕不已。

但限于孟国的贫穷,不能上网,只能简单办公。

至于智能手机,还有好几年才会出现,现在主要是黑屏、蓝屏的,但还没流行,价格老贵,很多人还舍不得买,谢成云就只有一台汉显呼机。

所以,泡上一杯茶,一份报纸,就可以混上半天。

谢成云虽然踏入体制才堪堪一个月,也不可避免的染上了这个习惯。

何况,在前世坐办公室的时候,也习惯泡上一杯红茶,在网上冲浪。

对于谢成云选择回老家做了一名公务员,尤其是还被分配回了老家方坝镇,这件事情在当地,尤其是老家所在的红旗村,那是引起了很大的热议。

作为从小学习就很好,又是考取了全国重点的渝州大学,谢成云在村里也是小有名气。可是多年苦读,却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回到了乡镇政府工作,这和又回到农村务农也差不多了多少,因此,村民们议论什么的都有。

作为一个出生农家的农民子弟,农村生活的艰辛,心有戚戚焉。

大家唯一的出路就是,子女能够努力读书,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然后定居在大城市生活,从而彻底摆脱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艰辛生活。

尤其是可以让自己和子女后代彻底与“农民”的身份“说拜拜”。

世世代代务农的农民,几千年来对这个身份可是深恶痛绝的。

对此,谢成云的父母也是意见不一。

老父亲就非常不理解,颇为生气:“老子辛辛苦苦,好不容易供养你上了大学,你却不留在大城市,而是又返回农村来,这个是啥子意思?”

更重要的是,老脸无处安放啊!

乡镇的小职员,大家并没有觉得就是一个“官”了。当然,要是以后“有幸”能当上个处级以上的“大官”又另说。

可是母亲对谢成云一直以来的选择却很支持,这次也不例外。重生之后,在决定考公之前,谢成云就给父母说过,也得到了母亲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