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另外四名养殖户分别是另外四个村的人选。

其实很多养殖户心里都有疑虑,毕竟成规模养殖,和自己小打小闹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须要有一定的胆量才行。

此次挑选的五位养殖户,几乎都是三四十岁的壮年,他们年轻,几年前都在外面沿海城市打过几年工,接受过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思想,因此敢于尝试新事物。

这也是谢成云愿意看到的。真的要是有老人愿意参加,谢成云心里可能还会打鼓。

随后,谢成云全程参与了五个养殖场的选址,协调他们分别与村里租赁了土地承包协议,都是那种小山头的,价格便宜,反正空起也没什么用。

又联系了镇里的几家银行和信用社,为他们牵线搭桥,各自贷了一笔资金,由镇里担保。

这个期间,王清华书记和胡国才镇长先后几次跑到县城,找到廖书记和杜县长,终于,在半个月之后,县里拨了一笔五十万的专项发展资金,用于这个项目。

在谢成云的建议下,镇里又和县里农业局联系,邀请农业局的养殖专家亲自到镇里,培训五个养殖户,尤其是在应对疫病方面的措施。

又因地制宜,根据五个养殖户个人的意愿,分别选择了跑山猪、跑山鸡、鸭等。那个杨友平就选择了生猪养殖。

同时,镇里又派招商人员分别奔赴县城和市里,和农贸公司、物资公司接洽收购事宜。

镇里还派出技术人员,指导这五家养殖户修建专业的养殖场,选择优良的小猪、小鸡小鸭等。

作为办公室成员之一,又是方案的起草者,谢成云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几乎隔三差五就要分别跑一趟养殖场地,查看修建进度,设施安装等。

另外,还要参加办公室会议,定期向各位领导汇报项目实施进度。

整个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只有谢成云和另外两个科员,其余都是镇里大大小小的领导,具体实施、跑腿的活,当仁不让的就落在了他们三人身上。

而谢成云作为方案的起草者,又承担了更重的协调组织工作。

所以,这段时间,就是几位老同学多次邀请聚会,都被谢成云一一拒绝,说等到项目走上正轨之后,再聚也不迟。

大家都是老同学,为对方高兴之余,确实也知道他现在非常忙,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只是每天早出晚归,还经常看到衣服上都是泥土、草籽之类的,母亲多多少少有些怨言,觉得儿子怎么和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农民一样?

在谢成云的解释下,父母对此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时间很快就进入到9月,五座养殖场终于修建完毕,接下来就是等待消毒之后,就可以让小猪崽、小鸡仔、小鸭子等入场,开始正式的养殖。

生猪养殖,如果按照谢成云他们父母自家养殖,一般要一年左右才能出栏。

可是这种专门的养殖场,肯定不可能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否则就是成本上就不允许。

农民一家一户养猪,都是为了春节前过年准备的,平时喂养的比较好。在猪架子成长起来以前,从小猪崽阶段,主要是猪草加糠麸子等一起喂养。架子站起来了,才会喂养素食,主要以玉米面为主。到了红苕出来之后,就把红苕煮熟了加上玉米面一起喂养,这个时候就是让猪吃好,尽快长肉。

到了冬月、腊月,一般一年的猪就能长到3-400斤,适合斩杀了。

养殖场的当然不能这么干,否则时间又长,成本又高,肯定亏本。养殖场的生猪,主要是喂养饲料,平时还要让它们在山里丛林里到处跑动,增加肌肉的密实。这就是为什么要将养殖场选在小山包里,必须要让这些猪有一个较大的活动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叫跑山猪的原因。

跑山鸡、鸭也是同样的原理。不过鸡鸭的成长周期要比生猪要短,两三个月就可以出栏。

到了这个时候,谢成云终于空闲了一些。

9月份开始,猪崽、鸡仔和小鸭都相继采购回来,被送到了五个养殖场。

为了减少风险,五家养殖户也与一些村民达成协议,由这些签署了协议的村民养殖一部分,主要是以鸡鸭为主。生猪养殖的风险更高,成本也大得多,很多村民不大愿意。加上这些村民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谢成云也担心生猪出现病变,也不大赞同这些村民生猪养多了。

按照协议,当鸡鸭成长到差不多可以出栏的时候,五家养殖户就从他们手上收购,价格当然比在市场的零售价要便宜一些,但这些村民不担心卖不出去,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而那些跑出去寻找销路的招商人员最开始并不顺利,接连碰壁。

因为很多农贸和物资公司,往往已经有专门的渠道。你一个主动找上门的,人家凭什么承诺你?当然,要是有领导打招呼还差不多。

谢成云就给他们出了个主意,现在猪崽等都已经入栏了,正好可以拍一些照片,让那些人看看,可以大大增加说服力。还有,在价格上,最开始可以稍微低一点,待趟开销路,只要大家认可,还愁以后价格上不去?

可惜现在还没有智能手机或平板,不然更加生动、方便。

果不其然,那些公司看到了真实的照片,一头头小猪崽在山林里欢快的奔跑,一只只小鸡仔在树林中上蹿下跳,立马增加了说服力,县里和市里先后有几家公司同意出栏之后,先给他们供应部分试试,如果评价好,就大量采购。

这样正好,反正前期的量不大,恰好可以循序渐进。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