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是,谢成云接着说道:“书记、镇长,其实刚刚我说的还是好的结果。更糟糕的是,如果在盲目扩张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那可能就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结果很多厂家亏得一塌糊涂,甚至破产倒闭,更甚者可能会绝望自杀。”

“具体到我们这个生态养殖项目,如果一旦盲目大规模扩张,不但这五家养殖户快速扩大养殖规模,其它养殖户可能也会蜂拥而上,都希望分一杯羹。这可能导致两个不好的结果,一是,大量盲目扩张,管理跟不上,导致跑山猪、跑山鸡鸭的质量跟不上,结果市场反馈不好,销不出去,导致亏损。第二,大规模的扩张,要是技术指导、防疫等跟不上,如果发生大面积瘟疫,这个损失更是毁灭性的,可能几年都恢复不过来。”

“成云,你不会是危言耸听吧?有那么严重吗?”胡镇长质疑道。

“书记、镇长,这可不是我胡扯,而是有先例的。不光在国外,还有国内,都曾经发生过类似事件。”谢成云严肃的说道,随后就举了几个国内外的典型例子。

得益于前世的记忆和网络发达,也得益于现在的网络还不太发达,王书记和胡镇长就与谢成云形成了信息差。

两人顿时也重视起来。

接下来,两位领导吩咐,让谢成云将他讲的这些形成文字,然后以镇政府的名义出具一份指导性意见,召集那五家养殖户,以及意欲参与进来的意向养殖户,在镇里专门开了一场大会。

王清华书记、胡国才镇长,以及相关领导、感兴趣的在家领导、镇里相关部门的人员、农技站的技术人员等都参加了本次大会。

在会上,王书记和胡镇长分别就此做了发言,然后让谢成云作为“方坝镇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具体讲述了镇里出台的指导意见。

这份“方坝镇生态养殖项目指导文件”强调,方坝镇来年的生态养殖必须遵循科学、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合理、有序、保质保量的开展生态养殖工作。

一句话就是,不准盲目扩张,严格保证质量,以市场为导向来决定生态养殖场的数目,以及养殖的生猪、鸡鸭等数量。

否则,一旦发现违规上马,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还要予以严惩。

有些养殖户,包括镇里的领导,都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生猪、鸡鸭等卖得如此红红火火,镇里还要专门召开这个会议,限制大家发展呢。

为此,谢成云耐心为大家又做了一番解释,才让大家勉强接受,心里寻思看看来年的情况再说吧,反正新的轮回也要在春节过后才会开始,现在大家的主要任务还是做好年前的销售工作,准备年货,等待过年等。

在春节前一周,数据基本出来了。

将近六百头生猪,白猪和黑猪一起打包计算(因为黑猪量太少),按平均每头两百五十斤算(养殖的时间才堪堪五个月不到),均价毛重七块一斤的单价(后期不断上调价格),短短五个月,创造了112万多的收益。

如果再加上鸡鸭的收益,已经超过了150万。

这还是只有五家养殖场的情况下。

扣除购买猪崽、小鸡小鸭的成本,以及饲料、人工成本,县里和镇里的扶持资金不计算在内(五家承包的村里土地价格很低,几乎算白送,镇里给每家一万元的扶持资金),偿还银行的贷款等,五家养殖户的利润达到了惊人的100万,平均每家净赚二十万元。

由此,他们五家顿时成为了镇里不大不小的富裕家庭。

这还只是短短五个月,春节前上市的肉食收益。

这个数据一公布,在镇里和县里犹如平地惊雷,更是震动了全镇24个行政村。

大家纷纷奔走相告,讲述着这件大事。

而杨友平等五家养殖户的家人,更是喜笑颜开,逢人便讲党和政府的好话,十句里七句不离“感谢谢成云同志的辛勤指导”,让“谢成云”这个名字第一次在方坝镇全镇传诵,逐渐让大家知晓,原来是镇里党政办的干部。

这下,谢成云的名字在镇委和镇政府里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