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以说,这位杜平县长是一个非常粗大的大腿。

这也是谢成云对这个县长秘书有所期待的主要原因。

而那位廖金超书记的结局却不大好,这个后面细说。

前世,从诚县走出去的副部级以上高级干部单手就数得过来,杜县长就是其中的第一位。

虽然一直在蓉城工作,但对家乡的父母官,县长和书记还是多多少少有所关注,一些来自诚县的老乡时不时也会提及某位领导调任哪里了等等。

......

初八下午下班送县长回家的路上,谢成云提到因为奶奶病危,计划初九上午下班之后赶回去,争取见奶奶最后一面,得到了杜县长的批准。

直系长辈重病,只要条件允许,回家探望,这是人之常情,一般领导不会为难。

杜县长只是提了一句,“小谢,明天早上你也向江主任请个假。”

毕竟,从名义上讲,县政府办江腾主任才是谢成云的直接领导。

这个当然只是一个体现尊重和正规流程的问题。

初九中午,谢成云就急忙乘坐班车返回了老家。

在路上,谢成云就给家里打了电话,正好老爸在家,说奶奶这次估计挺不过来了,他回来正好。

在春节前,为了联系方便,家里就安装了一部座机。

到了场镇,谢成云连镇政府都没有进去。按理,回到老家,看望一下原领导王书记、王峰主任是应有之义。

到家之后,直奔二伯母家。

路上,老爸说已经通知了大伯和姐姐,两位老人下午也会赶回来。

看着躺在床上,一脸消瘦的奶奶,谢成云泣不成声。

此时奶奶已经说不出话来,但神志还比较清楚,看到最小的孙子回来了,一双干枯的小手紧紧攥住孙子的手不放,老人家似乎明白自己这次熬不过去了。

爷爷站在旁边,也是一脸悲戚。两位老人虽然平时吵吵闹闹,却相濡以沫六七十年,感情不是外人能懂的。

奶奶今年八十八岁,据说爷爷奶奶结婚的时候才十四五岁,这个在他们那个时代非常正常。

爷爷比奶奶小一两岁,因此,经常让着奶奶。

二伯家的大堂哥和三堂哥也在老家,他们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

爷爷奶奶的棺材在奶奶五十八岁那年就做好了,现在已经放置了三十年,一直放在谢成云家的老房子里。

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奶奶当时听算命先生说她活不过五十八岁,因此,早早的就将棺材准备好了。当年她正在渝州大伯家耍,也急忙赶回家等着。

结果,这一等就是三十年。

下午五点多,大伯、大伯母都赶回来了。

至于大伯家的大堂哥和两位堂姐,因为还在上班,加上奶奶毕竟还未过世,暂时就还没有回来。

当天晚上九点多,辛苦了一辈子的奶奶终于走完了她漫长的一生。

第二天,所有第三代孙子、孙女都从各地赶了回来。

奶奶运气不大好,这两年县里要求所有亡者必须火化才能下葬,而奶奶生前是最害怕火葬的,但没办法。第二天,就到县里火葬了。

谢成云记得,再过几年,县里又允许农村土葬了,到时候就看家属的意愿,一般都选择土葬。

奶奶在家里非常受到大家的尊敬,即使在附近周边几个村,也是备受尊敬。

因为奶奶有一手绝活,点灯火,就是用灯槽粘上生菜油,点在身上的穴位上,可以治病,包括痛风、感冒、疯癫之症,治好过不少的乡亲。

奶奶的后事极尽哀荣。

镇里的领导、村里的领导等,知道消息之后,也来了好几位,包括王清华书记和王峰主任这两位谢成云的前领导。

当然,场镇上混的几位老同学也来了。

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奶奶寿享八十八岁属于寿终正寝,在古代,这叫“喜丧”。尤其是奶奶没有遭受什么罪,从发病到仙逝,也就两天,这对老人家和子女们也是一种解脱。

谢成云虽然悲痛,但也算是弥补了前世的遗憾,能亲自为老人送行,心里的情绪也很快平复了。

奶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