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只此青绿,不负春光 > 第324章 清心书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待上官清悦端着新做的吃食再次回了雅间,轩辕晏立即招手将人叫到了身旁坐下。

“你回来的正好,方才我正与上官伯父谈到义学的事,咱们一同商议商议。”

上官清悦一听眼睛立即变得晶亮,手里一边熟练切着糕点一边兴奋的问道:

“太好了,是不是书院快建成了?再不用每日心怀愧疚的路过那些小乞儿,想想就开心!”

轩辕晏刚抬起手,她似早有准备,立即将一旁的叉子递给了对方。

二人的相处默契又自然,百里南晴与上官崇夫妻二人对视一眼,无声交流了片刻而后又恢复如常。

上官崇打起精神问道:

“不知书院建在了何处,能容纳多少学子?”

说起这事,上官清悦有些汗颜。她只动了动嘴皮子提了义学之事,动手的事则全留给了轩辕晏。

即便如此,对方也不曾抱怨过一句,从始至终任劳任怨。

轩辕晏好似猜到了她的心思,拍了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慰。继而回道:

“是我在京郊的一处别院,不过并未放在我的名下,所以不必担心被人察觉。

那地方紧邻翠微山,别院周围的一百亩空地也都被我买下,容纳一两千人应是没问题。”

上官崇捋着胡须陷入沉思,时而眉头紧蹙、时而嘴角上扬,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才再次开了口:

“若是只收留无家可归的乞儿,会不会太局限了?很多贫苦人家,哪怕日子过的再艰难,也不曾有过丢弃子女的想法,他们不该被忽略。”

百里南晴听的认真,突然想到什么,立即说道:

“照你这么说,那只收留幼童是不是也太单一了些?还有好多寒门学子也需要咱们伸出援手啊。”

上官清悦也突发奇想,说道:

“咱们这义学是不是也不拘泥于只教人读书明理?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读书的,能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也很好啊!

若是分成不同门类,由他们自行选择呢?”

轩辕晏觉得十分有趣,“那都教些什么手艺呢?”

上官清悦立即笑弯了眉眼,双手托腮边想边说道:

“嗯,比如算学、医术、女红甚至是木匠……凡是学会后能赚银钱的都可以。”说到这里她眼睛瞬间一亮:

“我想南荣爷爷知晓后定会十分高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他一人哪怕医术再精湛能救的人也有限。

若能培养出千千万万个优秀的医者,那么让百姓不受疾病所困,将不再是一句空谈。”

女儿心中装着大义,上官崇十分赞许,不过他还是泼了盆冷水:

“悦儿,你这想法虽好但实则太天真了些。你可有想过,南荣家本来就有自己的杏林书院,咱们这么做无疑是在抢别人的饭碗。

南荣神医哪怕再心怀大义,想必也不会答应。”

上官清悦微张着小嘴,有点尴尬的啊了一声,而后又突然双手一拍兴奋的说道:

“那父亲觉得,若是咱们拉上杏林书院一起做这事是否可行?”

轩辕晏听的不由弯了嘴角,眼中全是宠溺之色。

“清清可否具体说说,咱们要如何说服杏林书院应下此事呢?毕竟,这貌似只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上官清悦听罢却豪气的小手一挥,信心知足的说道:

“不怕,只需说服南荣爷爷即可,只要他老人家答应,杏林书院定然不敢不从!”

轩辕晏笑着点了点头,

“好主意,那这事就交给你来办。”

四人一直聊到晌午,又一同去了酒楼用过午膳后才分开。

上官清悦十分佩服轩辕晏办事的能力,自他们商谈后不过才五日的功夫,往日围在水云间的小乞儿就几乎都见不到了。

为了印证心中猜测,她干脆骑着驴小花一连逛了好几条街,几乎已经见不到衣衫褴褛的幼童或是少年。

再就是,水云间那处专门给寒门学子开辟出的看书之地,罕见的开始人越来越少。

她嫌‘义学’二字太过俗气、简单,于是央求着轩辕晏给起个好听的名字。只见他略一沉思,很快就提笔在宣纸上龙飞凤舞的写下四个大字——

清心书院。

上官清悦在心中反复咀嚼‘清心’二字,问道:

“可是取自心绪恬静、心无杂念之意?”

轩辕晏定定看着眼前的小姑娘,眼中似有些无奈又含着宠溺,最后只轻轻摇了摇头,

“虽没这么想,不过你这解释倒也贴切。”

至于他到底怎么想的,并未明说,上官清悦也没再问。

很快,清心书院的名头逐渐被人们所知晓。听说那书院不仅不收束修,还免费为学子提供饭食和住宿,有不少人家急匆匆的领着自家孩子打算送去书院。

不过,都被一一拒绝了。

书院给出的说辞是,若真的是家徒四壁的穷苦人家,须得找当地里长作保,再有县太爷亲手所书的举荐信才可入学院读书。

至于京中的乞儿,书院还未建成之前就已精心筛查过。因而,即便身着衣衫褴褛状似乞儿之人上门,也不再收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