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 第69章 雉县李氏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忠见得此等异象,又闻得阵阵异香,顿时惊为天人。

而黄叙原本急促的喘息声,在刘表血液流入口中之后,慢慢变得平缓,脸上原本苍白的脸色,竟然也变得有了几分血色。

黄忠见此,顿时又“咚”的一声跪倒在地,随后又猛地朝刘表行了个三拜九叩的大礼。

“此生此世当誓死效忠主公,主公恩情黄某当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以报。”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黄忠虽不知刘表的鲜血为何有此奇效,但刘表为了救治自家孩儿,竟然甘愿损毁自身躯体,就这等恩情,又怎能不让黄忠铭感五内呢。

当然也正因为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孝道的认知。所以后来才会有曹操“割发代首”,却依旧能得众人认可的情况。

而三拜九叩大礼,只有拜见帝王及拜祭祖先才会使用。

黄忠向刘表行三拜九叩之礼,却是直接把刘表当做皇帝一般的君主来侍奉了。

刘表堂堂正正的受了黄忠的三拜九叩大礼,随即轻轻扶起黄忠,开口言道。

“汉升且记得此间情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有他人问询叙儿情况,便道是刘某蒙仙师所赐的救命丹药所救。”

黄忠自知此事兹事体大,忙不迭的应声称诺。

这时屋外传来黄忠妻子李氏的嚎哭声,原来李氏听闻声响,又见得众人去往黄叙的卧房,便急匆匆的赶来。

随后李氏便从侍女口中得知,自家孩儿黄叙呕血并伴有大量血块之事,李氏一时之间自然便惊得三魂好似丢了一魂的哭将起来。

而李氏正要进门看顾自家孩儿,谁知刘江四兄弟,严守刘表律令,既不言语,也不相让。

李氏自然急得大声嚎哭起来。

“你那妻室定然焦急,且去迎她进来吧。”

刘表听得李氏的哭泣声,心如刀割,也确切的体会到了黄忠夫妻对黄叙这个孩子的疼惜。

随着房门的打开,在刘表的示意下,刘江四兄弟让开房门,李氏则三步并作两步的冲到了床榻前。

看着床榻前的血污,李氏的泪水更是止不住的哗啦哗啦的往下流,莫非自家孩儿真的到了那等药石无救的地步了么?

可是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自己竟然听得自己孩儿气息平缓有力,更是见得黄叙的脸色似乎也多了几分神采,而房屋中似乎还弥漫着淡淡的异香。

黄忠此时却是开口言道。

“叙儿呕血,病入膏肓,幸得主公特赐丹药,方能转危为安,而那丹药可是仙师所赐的救命仙丹啊。”

李氏闻言,刘表先赐下金钗石斛、赤色灵芝这等仙草灵药,此刻又赐下仙师所赐仙丹救治自家孩儿性命。

李氏忙要跪下叩谢,刘表对黄叙的救命之恩。

“弟妹莫要再多礼了,汉升都以拜谢几番了,待叙儿醒转,再喂他服食熬煮的汤药,相信慢慢调理,定然能健康长寿的。”

刘表抬手示意道。

而李氏却依旧跪倒在地,又对刘表施了一拜三叩的大礼,以谢刘表对黄叙的救命之恩。

这时黄叙悄然醒转,李氏忙叫侍女端来再次熬煮好的汤药。

李氏一边喂黄叙服食汤药,一边讲述刚才的危急之事,以及刘表所赐仙丹方能使他转危为安的情况。

黄叙闻言,忙要拜谢,刘表自是挥挥手止住。

“叙儿莫要多礼,且好好喝药,身体康健才是最重要的。”

刘表见黄叙已大体安稳,随即退出房间,众人回到正堂继续议事。

又过得大半个时辰,黄叙喝过汤药已然安歇。

而此刻夜色已深,众人明日还要赶回鲁阳招兵湖畔,是故也准备各自歇息。

李氏因为要照料黄叙,所以与侍女在黄叙那间卧房安歇。

刘表与黄忠在右侧第一间卧房歇息,刘江四兄弟及屯骑营骑士则在其他几间卧房或厢房歇息。

刘表与黄忠抵足而眠,见黄忠几次欲言又止,于是便开口讲到年前发生的种种事迹。

“年前刘某遭了疫疾,本已药石无救,幸得先祖赐福,赐下仙丹得以活命。”

“又闻先祖有言,今岁有黄巾叛乱,望我能匡扶汉室,救民于水火之中。”

“另外又赐下“天下全舆总图”以助成事,而仙丹药力强劲,是以刘某的血水也有一定的奇效。”

说完这些,刘表又从怀中掏出“天下全舆总图”,让黄忠一观。

黄忠见得如此天下全舆总图,那广阔的天地,顿时被深深震撼。

自家主公先有先祖赐福,赐下灵丹妙药,又有宝图以助成事。

再加上现今动荡的时局,若是汉室倾颓,说不得自家主公真能成为光武帝刘秀那般的中兴之主,是以黄忠也越发坚定效死之心。

次日一早,刘表一行正欲返回鲁阳招兵湖。

黄忠见黄叙已大体安稳,是以向妻兄李威借得一架马车,在马车里又放置了好几床布衾,李氏与黄叙安坐其中,一道前往鲁阳招兵湖。

看着慢慢远去的一行人,李威之子李严,微微叹息。

“若能跟随表哥一道去往鲁阳招兵湖就好了,这样也能多多亲近刘公,让我雉县李氏也能早日成为刘公腹心。”

李威摸摸儿子李严的脑袋。

“莫急,莫急,我等先谋划谋划雉县之事,以做晋身之阶,这也不失为良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