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凝委屈的道:“干嘛不答应我?不知道人家担心你吗?”展佑心下感动,上前去拉住她的手,道:“凝,没事,刚才我在想事情走神了!走,我们一起进去看看。”
陈如凝注意到展佑头发和眉毛上凝结着许多细小的水珠,好奇的问道:“咦,你怎么湿漉漉的?”
展佑替她抹去泪痕,道:“嘿,瞧你不也一样湿漉漉的?那些白雾都是水气,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凝集在这片地上经久不散,刚才正想这问题呢。”
两人携手走入,陈如凝感觉到空气明显潮湿了,眼前尽是一团团白色的雾气,才呆不了多会水气在就脸上汇聚成水珠流了下来。陈如凝紧挨在展佑身后,两人摸索着前行搜索完整片弥漫水气的区域,在这片方圆不足二十米的区域内,一共发现了二三十棵枯树,准确的说是树桩,被砍掉树梢后仅剩一下人多高的树桩。
展佑停留在一段树桩下埋头苦思,这似乎是一个阵法,但却超出了自己所知的范围了。陈如凝忽然“咦”一声,她发现树桩表面的树皮干燥,处在如此潮湿的环境中,这显然就是不正常的。
经陈如凝提起,展佑顺手摸去着手处果然干燥,再揪住树皮一用力应手扯下一块来,这一下立刻发觉有些不对劲,这树皮根本就不是原装的,所以随手就能扯下一块,当下两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就将树皮扯得精光露出浅色的树干,树干上密密麻麻的刻满文字,展佑立刻就认出这都是道家的符文和咒语,初略一观之下,只能看懂十之二三。而这些繁体字所刻的文字和符号,陈如凝连一成都认不完,奇怪的问:“这都些是什么啊?”
展佑道:“这是道家的符文和咒语,有什么用我不知道,但似乎和二十八宿有关。”但看陈如凝还是一脸的不解,便指着木桩上一排字体最大的符文解释道:“你看,这排符文上面都是‘雨’字头,‘雨’字的繁写体一共是二十八划,所以在道家的符文中,只要出现‘雨’字头符号代表就有二十八宿。这个道理只要对道术稍有研究的人都是知道的,但是一般人应用到的只是些浅显的道理,据说高深处实有夺天造地之能。”
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东西,自然不是短时间内所能理解的,展佑从陈如凝的眼神中就看出她还是似懂非懂,笑问道:“不明白么?”陈如凝嘟着嘴指着额头道:“你瞧嘛!”
展佑当真往她额头看去,疑惑的问:“没什么呀?”陈如凝笑道:“笨呀!一头雾水……”
展佑哑然失笑,一语相关的道:“没事,我来替你抹干就是。”说罢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替陈如凝拭着额间的水珠,一边继续解释:“真是奇怪得很,不知道是谁把这个阵法布在此处,又处心积虑的防止别人发现,今天让咱们撞到了,真不知道主何吉凶呢。但不管如何,先弄清楚这阵法的用途再说。我们把木桩上的树皮都剥掉看看上面的符文去。”
两人将沿途所遇木桩上伪装的树皮一一剥下,所见的符咒皆都大同小异,都是以带有二十八宿的符文为主。又剥了几棵后渐渐接近阵法的中心,两人在水雾中呆得久了,外衣都几乎已经湿透,只是一直在运动所以也不觉得冷,又剥开一根后,立刻发现这根木桩和其他的大不相同,上面只有六个篆书所刻大字和几排较小的符文,展佑读道:“‘赤帝到此镇罡’,咦,是什么意思?真是奇怪,凝,你帮我想想这赤帝是何人?”然后随口自念:“……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治乾坤,这三皇乃是:羲皇、燧皇、炎皇,而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这赤帝是谁呢?”
陈如凝歪着头想了一会,眼眼忽然一亮道:“我知道了!”
展佑惊喜的问:“是谁?”
“汉高祖刘邦他老爸!”
“刘邦他爸?不是吧……”展佑摇头示意不信。
“真的!”陈如凝一脸认真的说:“这源自刘邦酒后斩白蛇起义的传说,相传刘邦醉酒后和同伴一起走在路上,探路的回来说前面有一条白色大蛇拦路,同伴都害怕不敢再去,刘邦乘着酒兴独自赶到前面,拔出长剑将白蛇斩为两段,往前走了不多远就醉倒在草丛中,后来的同伴走到斩白蛇的地方看见一老妇伏地痛哭,众人上前去询问原因,那老妇说:‘我哭我的儿子,他乃是白帝之子,却被赤帝之子斩杀。’众人不信,又待再问,那老妇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众人渐渐敬畏刘邦,追随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才这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
展佑点头认可:“好像是有这回事,不过这只是传说,可跟刘邦真实的老爸扯不上什么关系。嗯……不过这‘赤’字古代的象形文字上面一个‘大’,下面个‘火’,‘大’代表的是‘人’,也就是人在火上,跟火有关的帝皇有谁呢……燧皇?相传是他发明了钻木取火,可是燧皇位例三皇之一,却不是燧帝嘛,这可真是费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