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不过是个陪衬。
纪子洲没有经济条线的工作经验,这么急着要推他,不过是希望把他的履历变漂亮些,去投资委插个队,下一届换届的时候,能往前排一排。
但目前延北主任没到位,纪子洲一肩挑,时间也不过半年,动得这么频繁,对纪子洲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至少目前,林区长并未属意他,而是更倾向于从经济条线选人。
孙书记来了以后,很尊重林区长,政府部门的人事安排,都听林区长的,孙书记基本上不太插手。
因此,两个人也是关系融洽,有商有量。
骆梓青还在想着场面上的事,严伟明就抬起了杯子对他道,“国良跟我很早就认识了,原来是检察院出来的,后来转隶到纪委,在监察四室办案子,然后到街道当纪工委负责人,一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他经验丰富,资历也深。去年民星的综合治理3+3模式,全市推广,梓青部长不知道听说过吗?”
骆梓青点了点头说,“当时严书记年终总结会上提过,我记得。”
严伟明举着杯子,和骆梓青喝了一杯道,“我们这个条线苦啊,都是无名英雄,干得好,社会平安稳定,那是应该的,没有功劳可说。要是出名,那说明治安差,出事多,只有挨批的份,是不是啊,子洲?”
说着,他看向纪子洲。
纪子洲面对骆梓青,只是万年不变的波澜不惊。
他点头说,“严书记最有体会。”
严伟明对骆梓青道,“子洲现在一肩挑,比我还忙,我天天在区里看到他,不是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组织部要抓紧给他配个得力的主任啊。以前我们一直说,延北不求发展,只求太平,这些年虽然好一些,但是拆迁多,矛盾多,得要配一个能帮着稳定局面的副手才行,梓青部长,你说是吗?”
骆梓青望向严伟明道,“领导已经在考虑了。”
严伟明说,“梓青啊,你分管干部,你要建议啊,要把好的干部推上去。”
骆梓青对着严伟明抬了抬杯子,严伟明与他碰了一杯。
骆梓青喝了酒,目光看向纪子洲,倒是没有接着严伟明的话题说下去。
严伟明也看向纪子洲,纪子洲举了杯子道,“国良书记我跟他很熟悉,也请部长多关照。”
严伟明点头道,“一二把手要同心同德,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才会好,梓青,这个你最有体会了。”
骆梓青不许诺,严伟明也不好逼他表态。
严伟明看向骆梓青,骆梓青举着杯子对沈国良道,“有严书记支持,我相信国良书记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好,敬你。”
沈国良看了看严伟明,满脸堆笑地同骆梓青喝了一杯。
喝了酒的人都话多,一直聊到12点多,还要去第二场。
骆梓青自然是不陪的,纪子洲站在私房菜馆门口,送了其他人上车,也未走。
有一个老板跟着二人,看旁人都走了,这时候走上来,一人一个信封递了上来。
骆梓青早就料到了,抬手挡着道,“不必了,无功不受禄。”
小老板是沈国良的人,看了看纪子洲,满脸堆笑对骆梓青道,“部长,别客气,一点小意思,买买东西。”
骆梓青看着那一万起步的信封,摆手说,“不用了,还有事,要走了。”
纪子洲对小老板道,“梓青部长从不收礼,名声在外,规矩不懂?”说完,看向了骆梓青。
小老板进退不得,骆梓青态度坚决,纪子洲道,“你先去下一场吧。”
小老板犹犹豫豫,纪子洲道,“我会跟国良说的。”
于是小老板只能点头,又看了他们一眼,走了。
此刻,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骆梓青知道纪子洲有话要跟他说,于是站在那里,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插在口袋里。
今天骆梓青是结束了约会过来的,穿得一身简单的牛仔裤和情侣T恤。
纪子洲看着他这么随性的打扮,走到他身边,闻到了他身上残留的,熟悉的柑橘味道。
原来对于自己在意的那个人,感官可以敏感到这种程度。
那气息,却是通过她刚刚拥吻过的另一个男人传递来的。
他看向骆梓青的唇,又抬眼,看向了他的眼睛。
骆梓青也在看他,彼此目光一碰。
纪子洲定了定神,对骆梓青道,“顾洁的事情,感谢骆部长帮忙。”
骆梓青点点头说,“应该的,顾书记也辛辛苦苦多年,解决待遇也是应该的。”
纪子洲说,“主要靠部里支持。”
骆梓青道,“是纪书记考虑得周全。”
两个人没有再说话,却也都没走。
纪子洲显然依旧有话要说,但却不肯明说。
既然如此,只能骆梓青自己把话题挑开,他问,“纪书记觉得沈国良怎么样?”
纪子洲却答非所问道,“听说孙书记问过胡元哲?”
骆梓青挑了挑眉,再一想,估计是郁亮说的。郁亮跟纪子洲关系不错,又是孙儒林身边人,对于延北主任的人选,纪子洲问别人恐怕都问不出来,估计只能是问郁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